2018年航空復合材料行業細分產品市場現狀與發展前景分析 具有廣闊應用空間【組圖】
碳纖、玻纖復合材料為主
復合材料已在航空航天飛行器上獲得多種應用,例如飛機機身、機翼、內裝件、火箭和導彈發動機殼體、導彈彈藥箱、噴管、發射筒、雷達罩和壓力容器等。具體來說,復合材料在航空航天領域應用的細分產品主要有兩大類,一類是碳纖復合材料,另一類是玻纖復合材料。
碳纖復合材料最大的優點是輕質、高強,航空航天高端應用是其主要發展方向,用碳纖復合材料制造飛機的結構件,同鋁合金相比,減重效果可達20-40%,體現出巨大的節能效益。
不過,我國碳纖維生產技術和裝備水平整體落后于國外,無法滿足國家重大裝備等高端領域的需求,因此主要集中于體育休閑等低附加值領域,航空航天占比偏低。2017年,航空航天領域碳纖維需求量占比僅為3.83%,遠遠低于風電葉片、體育休閑等其他領域。
但是隨著我國技術水平的不斷提升以及碳纖維復合材料在航空航天上應用比例的增加、裝備列裝數量增加以及裝備換代更新的需要,后期航空航天對碳纖維復合材料的需求將逐年增加。2018年,我國航空航天領域碳纖維復合材料的需求量預計超過1100噸。
玻纖復合材料具有耐腐蝕、耐高溫、耐輻射、阻燃、抗老化的性能,應用在航空航天領域可有效的減輕了飛機質量,提高了商用載荷,節約了能源,達到了質輕美觀的效果。正因此,玻纖復合材料已成為航空航天領域不可或缺的一種材料。
相對于碳纖復合材料,玻纖復合材料在我國航空航天領域較廣,占航空復合材料市場的比重要高,2017年的比例約為14.2%。這一比例預計還將持續增長,到2023年,玻纖復合材料占航空復合材料市場的比重將提升至18.5%。
除了上述兩大類,芳綸纖維復合材料、光譜屏蔽材料、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復合材料、玄武巖纖維復合材料、生物質復合材料等在航空航天領域也有一定應用。例如,芳綸纖維復合材料在航空航天領域應用時經常與碳纖維復合材料配合使用,除了在飛機翼盒、壁板和蒙皮,波音系列飛機結構的輕量零部件,以及固體火箭發動機殼體中應用外,在航天器的太陽翼基板、天線和隔熱結構中也有應用。
再如,在航空航天工程中,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復合材料由于輕質高強和防撞擊性能好,適用于各種飛機的翼尖結構、內飾,飛船結構和浮標飛機等;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復合材料也可以用作航天飛機著陸的減速降落傘和飛機上懸吊重物的繩索,取代了傳統的鋼纜繩和合成纖維繩索,其發展速度異常迅速。
未來具有廣闊應用空間
碳纖復合材料在航空領域的應用能夠有效的降低飛機的整體重量,從而更好的提高其性能。未來,在我國航空航天發展能力不斷提升的影響下,碳纖復合材料在航空領域的需求將會不斷增加,以每年10%以上的速度增長。預計2024年,我國碳纖維復合材料在航空領域的需求量將超過2100噸。
玻纖復合材料性能優異,且主要原料又是各種天然礦石,礦藏豐富,具有廣闊的發展前途。我國航空領域的發展對耐用、重量輕、無腐蝕產品需求日益增加,加速了玻璃纖維業的增長。據此預測,到2024年,玻纖復合材料在航空領域的需求量將達到5.28萬噸。
芳綸纖維復合材料、光譜屏蔽材料、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復合材料、玄武巖纖維復合材料、生物質復合材料等也將受益于我國航空航天領域的快速發展,未來具有廣闊應用空間。
以上數據來源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航空材料行業產銷需求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報告主要分析了航空業發展情況;國際航空材料市場;中國航空材料市場;中國航空材料重點產品市場;航空材料行業領先企業經營狀況;航空材料行業的投資情況。同時,佐之以全行...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