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石油化工行業市場現狀與發展趨勢分析 延續較好態勢【組圖】
石油化工行業延續較好態勢
近年來,我國石油化工行業生產總體平穩,市場供需穩定,主要經濟指標增長好于預期,行業整體效益延續較好態勢。
具體來看,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8年,全年原油天然氣總產量3.34億噸(油當量),同比增長2.4%。其中,原油產量1.89億噸,下降1.2%;天然氣產量(含煤層氣,下同)1610.2億立方米,增長7.5%;液化天然氣產量900.2萬噸,下降0.9%。
2018年,全國主要化工產品總產量增幅約2.3%,較上年回落0.2個百分點。其中,化肥總產量(折純)5459.6萬噸,下降5.2%;硫酸產量8636.4萬噸,增長1.8%;燒堿產量3420.2萬噸,增長0.9%;乙烯產量1841.0萬噸,增長1.0%;純苯產量827.6萬噸,增長4.7%;甲醇產量475.6萬噸,增長2.9%;合成材料總產量1.58億噸,增長7.5%;輪胎產量8.16億條,增幅1.0%。
經營情況方面,截至2018年末,石油和化工行業規模以上企業27813家,全年增加值同比增長4.6%,比上年提高0.6個百分點;主營業務收入12.4萬億元,同比增長13.6%;利潤總額8393.8億元,同比增長32.1%,分別占全國規模工業主營收入和利潤總額的12.1%和12.7%。
其中,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規模以上企業286家,累計增加值增幅5.0%,同比提高5.5個百分點;主營收入1.01萬億元,增長21.3%;利潤總額1598.0億元,增長587.2%。石油加工業規模以上企業1210家,累計增加值增長6.4%,同比加快0.3個百分點;主營收入3.88萬億元,增長22.5%;利潤總額1697.4億元,下降3.4%。化學工業規模以上企業24821家,累計增加值增幅3.6%,與上年持平;主營收入7.27萬億元,同比增長8.6%;利潤總額5006.5億元,增幅16.3%。
在收入、利潤保持增長下,石油化工行業虧損情況也得到不斷改善。數據顯示,2018年全行業虧損企業虧損額1162.3億元,同比下降36.9%。其中,油氣開采業降幅63.0%,化學工業下降14.4%。全行業虧損面16.7%,比上半年縮小2.0個百分點。
此外,隨著供給側改革穩步推進,石油化工行業資產負債率持續下降。2018年,石油化工行業資產負債率54.56%,比上年下降1.4個百分點。其中,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資產負債率42.78%,同比下降4.06個百分點;石油加工業資產負債率60.73%,同比下降0.02個百分點;化學工業資產負債率55.85%,同比下降1.33個百分點。
最后,在出口方面,2018年,石油化工行業出口好于預期,去年出口交貨值7018.7億元,同比增長22.0%。其中,專用化學品、合成材料、有機化學原料制造三大領域出口交貨值增長明顯,分別增長19.7%、17.2%和21.6%,明顯高于化學工業平均增速,占化工行業出口交貨值比重達到19.7%、16.7%和12.7%。
行業未來發展朝向“四化”
首先,原料多元化。我國石油儲量有限,石油對外依存度高,石化產業不能依賴石腦油進行化工生產,必須拓寬原材料渠道,目前快速發展的煤化工也許將成為我國石化原料多元化進程中的又一重要分支。
其次,產品需求差異化。為滿足人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需要,石化下游產品向功能化、精細化、差異化方向發展成為必然。
第三,綠色低碳化。在《關于促進石化產業綠色發展的指導意見》明確要求,實施清潔生產改造,從基礎設計至生產運營階段,全流程推動工藝、技術和裝備不斷升級進步,加強企業精益管理,從源頭上減少三廢產生,實現末端治理向源頭減排轉變。
最后,產業智能化。目前,我國正利用現有資金渠道支持化工園區開展智能化改造,不斷提升化工園區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水平,增強化工園區對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搬遷的承接能力。
以上數據來源于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石油化工產業發展前景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石油化工行業的發展背景、產銷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石油化工行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石油化工行業未來...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