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國科創板前四批受理企業完整名單及解讀 已受理企業28家,均屬新興戰略產業
科創板已受理企業四批28家,日均受理2.8家
自2018年11月5日,習總書記正式提出科創板以后,科創板進展迅速。2019年3月18日,科創板開放申報,截止至3月29日,十個工作日后,上交所已經公布了四批共28家企業受理名單,日均受理2.8家,受理速度超出市場預期。
截止至2019年3月31日,首批受理的3家企業科前生物、天奈科技和睿創微納已經進入“已問詢”狀態,在企業的申請受理常態化之后,科創板正式進入了審核階段。
那么已經受理的28家企業情況究竟如何呢?前瞻帶你一探究竟。
受理企業均屬新興戰略產業,新一代信息技術企業最多
在中國證監會于2019年1月30日發布的《關于在上海證券交易所設立科創板并試點注冊制的實施意見》中對科創板上市企業提出要求,即:主要服務于符合國家戰略、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市場認可度高的科技創新企業。重點支持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新材料、新能源、節能環保以及生物醫藥等高新技術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和制造業深度融合。
從已受理的28家企業行業分布情況來看,新一代信息技術領域企業最多,達到9家,占比32.14%;其次為生物醫藥行業,數量為6家,占比21.4%;高端裝備制造業和企業服務行業各有3家,新材料與硬件行業各有2家,其余企業各1家。總體而言,這28家企業業務所涉及領域均在《實施意見》要求范圍內。
5家企業誕生于廣東,中信證券項目數暫居第一
從地域分布情況來看,科創板受理企業大多分布在東南沿海創新地區,如廣東、江蘇、浙江等省市。其中,廣東省企業數量最多,達到5家;其次為浙江、江蘇和北京,數量均為4家;上海市有3家,湖北省、福建省各有2家,天津市、安徽省、黑龍江省和山東省各有1家。值得注意的是,上述28家科創板企業,沒有一家來自西部省份。
保薦機構方面,中信證券斬獲家數最多,一共輔導了容百科技、睿創維納、賽諾醫療、當虹科技和傳音控股5家企業,占總28家受理企業的17.86%;中信建投和華泰聯合分別以輔導4家和3家的成績居第二、第三位;申萬宏源、招商證券、民生證券、長江證券分別輔導2家企業,剩余機構各1家。
營收最高差153倍,傳音控股居首
企業業績方面,28家受理企業累計營收達到487.25億元,平均營收達到17.4億元;累計凈利潤達到36.47億元,平均凈利潤為1.3億元。
綜合營收和凈利潤,傳音控股居榜首,營業收入達到226.46億元,凈利潤達到6.57億元。根據企業招股說明書,2018年,傳音控股手機出貨量為1.33億部,全球排名第四,但其中9445萬部手機為功能機,公司在非洲市場占有率高達48.71%,排名第一。
28家企業中微芯生物2018年營收最低,為1.48億元,與最高的傳音控股相差153倍。此外,新光光電、當虹科技2018年營收也較低,剛剛2億元出頭。凈利潤方面,微芯生物也較低,僅為0.31億元;除此以外,和艦芯片和特寶生物的凈利潤均低于0.3億元。
微芯生物研發投入占比超50%,15家企業創新性不足
從企業最近三年累計研發投入占最近三年累計營業收入的比例來看,達到《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股票發行上市審核問答(二)》所提“最近三年累計研發投入占最近三年累計營業收入的比例不低于15%”標準的企業僅有13家,其余15家企業創新性不足。
其中,從事生物醫療領域的微芯生物三年研發占比投入均超50%,三年累計研發投入占營收比為58.99%,排名第一;中微半導體、賽諾醫療和虹軟科技等企業營收占比均較好,在30%以上。占比較低的為木瓜移動,三年營收占比僅為1.2%,且其三年來研發費率卻呈下降趨勢。對此,公司解釋為前期研發項目效果顯著,營收大幅增長所致。
綜合來看,科創板前四批受理企業魚龍混雜,其中確有科技實力過硬企業,也有企業科技性受到質疑。對此,上交所表示,受理企業僅僅代表該企業拿到了上市的“準考證”,這些公司尚需經受監管問詢和審議等多個環節,距離正式登陸科創板還有許多未知數,還有很關鍵的路程要走。同時,證監會表示,科創板注冊制為新事物,尚需要磨合,呼吁各方共同努力,有一定的寬容度才能讓科創板符合大家共同的目標。
附:2019年科創板前四批企業完整名單
以上數據來源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9年中國科創板全面解讀報告》。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2020年新冠疫情席卷全球,其持續時間和影響深度遠超預期,盡管如此,全球IPO活動依舊表現亮眼。Refinitiv數據顯示,2020年,全球企業通過IPO融資近3000億美元,僅次于200...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