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國醫療人工智能行業發展概況與市場趨勢 醫療資源分布不均催生行業快速發展【組圖】
醫療資源分布不均,催生醫療人工智能行業的快速發展
我國醫療資源分布嚴重不均等,三甲醫院主要集中在北上廣和省會城市,集中了大量現金的醫療設備和優質的醫護資源。醫療資源向大城市、大醫院集中,導致大量病患涌入,北上廣的三甲醫院超過一半為外地病患,產生醫療資源嚴重分配不均衡。大醫院因為收治大量常見病、多發病患者,造成看病難、看病貴,浪費了大量寶貴的醫療資源,使重癥、急癥患者難以得到及時救治。根據統計,截至2018年底,我國醫院部署人工智能應用并成熟使用的占比為33.6%,仍有42%的醫院并未嘗試人工智能技術,其中31%的醫院僅僅完成了數字化、信息化階段。
當前,有許多國家都在進行醫療改革,同時也在不斷將新技術應用到醫療領域,人工智能技術正在成為提高醫療資源服務能力和提升醫療效果,從而應對醫療服務挑戰的重要工具。
目前,人工智能已被廣泛應用到包括醫院管理、藥物挖掘、臨床決策支持、醫學影像、健康管理、語音識別、病理學在內的多個領域。AI醫療在過去幾年取得了突破性進展,特別是醫學影像人工智能的發展尤為迅速,并被廣泛應用到腦部、心臟、肺部等多個器官的疾病診療中。
政策紅利助推,行業藍海初顯
近年來,國家發布多條全國性政策和醫療人工智能專項政策,充分體現國家層面上對 AI+醫療領域的重視。2017 年 7 月,國務院印發的《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推進智能醫療,推廣應用人工智能治療新模式新手段,開發人機協同的手術機器人、智能診療助手,研發柔性可穿戴、生物兼容的生理監測系統,推進醫藥監管智能化。
除了國家政策層面上的鼓勵推進,醫療人工智能擁有廣泛市場需求和多元化業務趨向,從2015-2017年中國醫療人工智能行業的市場規模變化趨勢來看,年復合增長率達到了43%,由此可以看出行業潛力巨大。據IDC統計數據,到2025年人工智能應用市場總值將達到1270億美元,其中醫療行業將占市場規模的五分之一。
行業三大挑戰亟待解決,發展趨勢凸顯
由于國家層面上的政策紅利助推,我國醫療人工智能行業得到了快速發展:通過語音交流,機器人能夠幫助患者進行導診;閱讀影像資料之后,機器能夠出具診斷報告。隨著我國科技的進步,醫療人工智能逐步從前沿技術轉變為現實應用。然而我國醫療智能在快速發展的過程中,面臨著三大發展困境:中國醫療整體數據量大、人工智能算法人才與醫學人才知識體系不同、行業市場培養過程漫長。
伴隨我國人工智能在醫療領域的不斷滲透,上述這三大問題將會逐步得到解決。2019年起,我國人工智能技術相關的影像產品落地速度會加快,產品性能成熟度不斷提高;隨著人工智能技術成熟度提高,語音電子病歷在我國醫院的普及率會不斷加快,頭部企業可形成規模效應以及隨著國家、產業、企業端共同推動健康大數據建設,人工智能在健康管理場景下應用程度會進一步提高。
以上數據來源于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醫療人工智能行業市場前景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第1章分析了中國醫療人工智能行業的發展環境;第2、3章對國內外醫療人工智能行業的發展狀況、競爭格局進行了分析;第4、5章對醫療人工智能的商業模式與產業鏈的布...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