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國節能服務行業市場現狀和發展趨勢分析 運營、技術痛點并存,面臨較大挑戰【組圖】
節能服務實施的主體是節能服務公司(ESC),節能服務公司旨在為客戶提供綜合性的能源解決方案。節能服務行業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企業仍面臨較大壓力,如財務壓力大、融資難、運營風險高、智能化運用不足等問題,節能服務行業整體發展面臨較大挑戰。國家和地方有關機構正在探索扶持節能服務企業發展的方式,解決企業發展初期面臨的問題;企業也應目光長遠,加大研發投入,推進人工智能等技術在節能服務行業的應用,從而在市場上更有競爭力。
2018年中國節能服務行業痛點分析
節能服務實施的主體是節能服務公司(ESC),節能服務公司旨在為客戶提供綜合性的能源解決方案。節能服務最主要的運行機制是合同能源管理(EPC、EMC),合同能源管理通常由節能服務公司與用能單位以合同或契約形式約定項目的節能目標,節能服務公司提供整體項目的用能情況診斷、設計、融資、改造、施工、設備安裝、調試、運行管理、節能量測量和驗證等服務,并保證節能量或節能率,并從客戶實施節能改造后獲得的節能效益中收回投資并取得利潤的商業運作模式。
運營維度:財務壓力大、融資難、運營風險高
合同能源管理模式下的節能服務企業運營風險較大,主要包括三個方面:
第一,處于產業鏈的弱勢地位;節能改造項目投資通常較大,EPC的項目模式將高耗能企業的財務壓力轉由節能服務公司承擔,此外由于項目建設周期以及運營周期較長,直接導致節能服務公司在較長的一段時間內存在資金流動性缺口。同時運營期限過長,節能服務公司還可能需要承擔相應的項目運營風險。
第二,節能企業仍面臨融資難題;我國的節能服務公司都屬于中小企業,剛剛成立的公司在金融系統尚未建立信譽,節能項目不像一般的建設項目能形成抵押物,銀行等金融機構的信貸評估部門尚不熟悉節能服務公司的業務;節能服務公司大量的投資所形成的資產(設備和合同應收款)留在客戶企業(待分享效益后才能實現),銀行等金融機構往往不承認這種資產的實在性,也不認可把這種資產作為信譽抵押。
第三,高耗能行業持續下降的盈利能力;節能服務類似于定制的一對一服務,依附于高耗能企業原有的廠房以及設備進行方案的設計以及裝置的按照,一旦高耗能企業運營不善(節能需求以及支付能力下降),節能服務公司相應的項目款項受影響較大;此外由于節能裝置具有專用屬性,難以轉賣,機會成本過高。
技術維度:智能化應用不足
國外在能源服務中應用的許多人工智能技術是由創業企業創造。這些創業企業與能源企業緊密合作,獲取數據訓練算法,或者獲取投資,例如Bidgely公司獲得了E.ON、Exelon公司等能源公司的投資,Stem公司獲得了IBERDROLA、RWE等能源公司的投資。少數創業公司也直接提供能源服務,例如Green Running公司。能源企業無論是自主開展技術研發,或是支持創業企業的開發應用,均為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發揮關鍵作用。美國、英國在多個能源服務領域均有應用,應用內容涉及識別、預測、優化等,代表世界先進水平。中國相比美英,應用領域、應用內容相對集中,在該領域的創業企業非常少。
中國節能服務行業趨勢分析
政策補貼、專項基金等多方式支持企業發展
國家和地方政府正在探索對節能服務行業的政策補貼,從而加快推進全國的節能改造項目。以天津市為例,天津市建委發布天津市既有公共建筑節能改造項目獎補辦法(暫行);其中提到,改造項目按照第三方機構核定的綜合節能率和改造建筑面積進行獎補,國家機關辦公建筑和教育、科學、文化、衛生、體育等公益性事業使用的既有公共建筑改造項目給予資金補助;商場、酒店、寫字樓等既有商業性建筑改造項目以及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實施節能改造的項目給予資金獎勵。資金補助和資金獎勵的標準如下:
除此之外,2018年11月29日,中國節能環保公益基金成立,其所募資金和物資,全部用之于獎勵和鼓勵在中國節能環保事業中做出突出貢獻的組織和個人,資助和開展與中國節能環保相關的各類公益活動及項目。節能服務行業作為節能環保領域的行業之一,必然能從中分享紅利。綜上,政府及地方有關機構正在探索扶持節能服務企業發展的方式,短期來看,節能服務企業面臨的各方面壓力仍然較大;長遠來看,“節能”是個長久的話題,制造業的綠色發展勢在必行,節能服務行業的市場前景廣闊,企業發展潛力大。
推進人工智能在節能服務行業的應用
國外在能源銷售、分布式能源、節能減排、需求響應、客戶服務等領域中均有人工智能技術應用,但國內應用領域有限,主要由于需求不強烈。但未來國內能源服務企業將越來越需要應用新技術、新模式以提升競爭力,以及滿足用戶需求。一是節能服務企業面臨更加激烈的競爭,需提供更優質的能源服務;二是隨著節能減排政策加強對用戶實際運行節能的監管,用戶對能源服務提出了更精準、更實時的要求。
在需求拉動、技術推動下,人工智能技術將在更多的能源服務領域中應用,包括節能服務行業,更智能地對復雜的用戶側能源系統進行觀察、診斷、預測,以提升實時性、簡便度、準確度,滿足用戶對節約成本、省時省心、安全可靠的要求。
以上數據來源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節能服務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報告主要分析了節能服務行業的管理模式與發展環境;國內外節能服務行業發展現狀;節能服務行業競爭格局;節能服務行業細分市場;節能服務行業重點企業經營情況分析;節能...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