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2019年全國及各省市光伏行業補貼政策及解讀(全):補貼退坡已成趨勢
近年來,國家政府發布了多份光伏產業補貼政策,實行光伏上網標桿電價隨發展規模逐步降低的價格政策。特別是2018年“531新政”的實施,明確表示光伏項目不再享受國家補貼,由地方依法予以支持。
2018年國家級光伏補貼政策分析
光伏發電補貼退坡已成趨勢
截至2018年底,我國光伏累計裝機達174GW。光伏行業的發展離不開國家政策的扶持,特別是補貼政策,自2006年1月起正式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可再生能源法》立規,電網公司應按合理的上網電價全額收購可再生能源電量,超出常規能源上網電價的部分,附加在銷售電價中分攤。
2013年,國家發改委出臺的《關于發揮價格杠桿作用促進光伏產業健康發展的通知》,實行三類資源區光伏上網電價及分布式光伏度電補貼,由此正式催生了我國光伏應用市場的“黃金時代”。但隨著之后發布的政策,實行光伏上網標桿電價隨發展規模逐步降低的價格政策,截至2018年,三類資源區光伏標桿上網電價共下調了四次,可以看出光伏發電補貼退坡已成趨勢。
自2018年回溯至2008年,十年時間可謂我國光伏產業壯大及裝機飆升的“黃金十年”,在此,光伏補貼政策也大致歷經了從核準電價到標桿上網電價及度電補貼的四個階段。
2008年:核準電價
2006年之前,我國光伏終端市場建設主要是由政府主導建設的示范性項目,包括“西藏無電縣建設”、“中國光伏工程”、“西藏阿里光電計劃”、“送電到鄉工程”以及“無電地區電力建設”等。
2007-2008年,國家發改委分批次核準了4個項目,其中上海兩個、寧夏和內蒙古各一個,核準電價為4元/千瓦時,這也是我國商業化光伏電站發展的開端。
2009年:特許權競價和投資安裝補貼
為解困中國光伏產業在2008年金融危機下的產品積壓困局,促進光伏產業技術進步和規模化發展,2009年政府部門先后開展了特許權招標、太陽能光伏建筑示范項目、金太陽工程等,并相應配套了足夠誘惑力的財政激勵政策,擴大國內光伏終端市場。
金太陽工程:2009年7月,財政部、科技部、國家能源局聯合發布《關于實施金太陽示范工程的通知》,計劃在2-3年內,采取財政補助方式支持不低于500MW的光伏發電示范項目。而具體的補助范圍和金額也在接下來的2009-2012年進行了逐年調整,見下表:
2013-2018年:三類資源區標桿上網電價和分布式度電補貼
2011年以前,在一系列利好政策激勵下,國內光伏終端市場終于開啟了進階通道,短短三年時間年新增裝機翻了17倍之多,光伏也成為全國各地創收與造富的熱門產業。然而,起步階段的內需市場自然無法一時消納彼時巨大的產能,“兩頭在外”的尷尬窘境依舊延續。
破解危機,國內內需市場“大躍進”迫在眉睫。2012年底國務院下發五條措施,從產業結構調整、產業發展秩序、應用市場、支持政策、市場機制多方面扶植光伏業發展。2013年8月,作為“國五條”的細化配套政策,《關于發揮價格杠桿作用促進光伏產業健康發展的通知》正式下發,實行三類資源區光伏上網電價及分布式光伏度電補貼,由此正式催生了我國光伏應用市場的“黃金時代”。
隨后國家又相繼出臺了2015年《關于完善陸上風電、光伏發電上網標桿電價政策的通知》、2017年《關于2018年光伏發電項目價格政策的通知》、2018年《關于2018年光伏發電有關事項的通知》發改能源〔2018〕823號等政策,實行光伏上網標桿電價隨發展規模逐步降低的價格政策。截至2018年,三類資源區光伏標桿上網電價共下調了四次,詳見下表:
2018年地方級光伏補貼政策分析
近年來,我國對于光伏發電行業財政補貼標準逐年下降,2018年5月,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國家能源局發布了《關于2018年光伏發電有關事項的通知》,更是明確各地5月31日(含)前并網的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納入國家認可的規模管理范圍,未納入國家認可規模管理范圍的項目,由地方依法予以支持,不享受國家補貼。
但伴隨著“531新政”的實施,一系列負面連鎖反應發酵。國家能源局進行了緊急糾偏,接連發布了《關于無需國家補貼光伏發電項目建設有關事項的函》和《關于2018年光伏發電有關事項說明的通知》兩份緊急通知,要求各地政府及電網不能誤讀政策,不可擅自停止補貼墊付。目前,國內江蘇、浙江、廣東、安徽等地區均明確了對光伏發電的補貼。
更多數據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光伏發電產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 報告亮點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光伏行業的發展背景、供需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光伏行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光伏行業未來...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