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神經酸行業研究發展和市場前景分析 行業發展前景較好【組圖】
神經酸是大腦神經細胞和神經組織的核心天然成分之一,最早被發現于鯊魚體內。是迄今為止世界上發現的能促進受損神經組織修復、再生的特效物質,是神經細胞特別是大腦細胞、視神經細胞、周圍神經生長、再發育和維持的必需“高級營養素”。神經酸人體自身很難生成,只能靠體外攝取來補充。
一、神經酸來源渠道逐漸豐富
根據來源不同,神經酸分為動物神經酸和植物神經酸。人腦神經酸是動物神經酸,又稱復合神經酸,在神經組織合腦組織中含量較高,特別是磷脂酰絲氨酸。
動物神經酸主要來源于源鯊魚腦及鯊魚油,是國內外極受青睞的新一代保健品添加劑;由于動物神經酸來源困難,科學家轉而從植物中尋找神經酸,因此來源于植物的神經酸稱為植物神經酸。
衛計委2017年第7號公告批準了新來源的神經酸。公告指出神經酸是以菜籽油為原料,經過皂化、酸化、萃取、分離、結晶、干燥等工藝制得。菜籽油中富含芥酸,油酸,亞油酸,亞麻酸等。該工藝主要以菜籽油中的芥酸為原料合成神經酸,得到的神經酸含量≥85%。和元寶楓籽油的神經酸相比,含量高是它的特點,但是目前該方法得到的神經酸暫時難以滿足市場需求,所以價格高,相關食品及保健食品也比較少。
現階段,隨著技術的不斷推動,國內外相關領域的專家積極探討神經酸提煉和研發,在我國已經檢測出l0種木本植物、5種草本植物和一種微藻品種共16中植物中含有神經酸。
二、神經酸研發現狀分析
2002年,浙江大學《神經酸的提取純化生產工藝》獲國家發明專利。經國家重點權威衛生檢測機構上海市衛生防疫站聯合上海市老干部局對80位受試人群的神經酸功能測試證明,該產品對改善記憶、延緩衰老、調節血脂和抗疲勞均有較好的功效,平均有效率為99.6%以上。
2005年,王性炎教授與四川亞圣營養食品成套技術研究所、四川青珍企業有限公司合作從元寶楓油中成功提取出神經酸,產品已通過中試。經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檢驗,其是純度為90%的白色粉狀晶體。此次研究證明中國元寶楓已經成為開發神經酸的重要新資源,這一發現將直接填補我國神經酸的市場缺口。
此外,中科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李福利及其微生物資源團隊,通過對自然界中微藻資源的篩選,得到一株Mychonastes after HSO-3微藻,其油脂含量超過57%,其中神經酸占中性脂的6%以上,屬國際上首次發現富含高比例神經酸的微藻品種。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的馬柏林等對自然界中植物果實的含油量、神經酸含量等進行了比較研究,結果表明,在目前發現的31種含有神經酸的植物中,蒜頭果、盾葉木和遏藍菜果實含油量高,且富含神經酸,是目前較為理想的開發神經酸產品的植物資源。
2006年以來,我國神經酸行業相關專利的申請數量呈現波動增長的態勢。2012年,神經酸行業相關專利申請數量為5件;2017年,神經酸行業相關專利申請數量為57件,創近年來專利申請數量的峰值;2018年,行業相關專利申請數量回落至25件。
三、我國神經酸產品種類較為單一
從國際來看,在加拿大、美國、澳大利亞及新西蘭等國家,油脂技術相對發達,含有神經酸的產品除了食用油、脂肪和乳化脂肪制品,也有固體飲料、乳制品、糖果、方便食品以及膳食補充劑等產品形態。
在神經酸針對嬰幼兒母乳化配方奶粉中的應用也正在展開研究,根據嬰幼兒的膳食以及腦發育特點,母乳中所含的脂肪酸和嬰幼兒配方奶粉中所含的脂肪酸不同,著眼于母乳中所含有的神經酸在嬰幼兒配方奶粉中幾乎不含有的問題,在奶粉中添加定量的神經酸,對促進嬰幼兒的大腦發育、增強智力水平、提高新生兒嬰幼兒及兒童的智力素質具有重要的意義。
從國內來看,我國神經酸原料來源廣泛,受技術限制,產品加工成本高,產品形態缺乏創新,多以食用油和膠囊產品為主。目前,文冠果產品主要以功能食用油為主,由于其沒有新食品原料的身份,在神經酸進一步應用在功能食品方面會有一定限制。西北大學生物技術專業李多偉教授是植物綜合利用的專家,李教授表示文冠果、元寶楓等植物都可綜合利用,以文冠果為例,種仁可開發神經酸和果油粉等產品;果皮可開發皂甙產品,葉子可以開發速溶茶產品,果殼還可以開發活性炭及天然褐色素等產品。目前,我國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批準的含有神經酸的保健品僅有2種,漢林牌腦憶康膠囊和壽堂牌納福希膠囊。所以,在神經酸產品開發的路上,中國還可以走的更為長遠,更為廣闊。
四、神經酸行業市場前景預測
21世紀是生物化學科技的世紀,在全球人類生活逐步向小康邁進的今日,追求健康與長壽成為不可逆轉的風潮,因此各大廠家均以健康自然的訴求將各式各樣的產品推向市場;而在這一些產品出現的同時,早期流行一時的化學合成物也正逐漸在市場中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植物、動物的概括提取物或單一提取物,或直接上市,或作為藥品中間體再加工成高附加價值的醫藥產品。
從國內神經酸的應用情況看,尚處于初級開發應用階段。但隨著對神經酸相關產品的深度開發與深入研究,將會對其分子量大小進行區分,并進一步確定神經酸的含量、純度,發揮其相關疾病治療的功能性。相信通過對其實施進一步的分離提純,會使神經酸在保健品行業的產品開發與研制上有著更為廣闊的應用前景。
前瞻產業研究院通過綜合判斷中國神經酸市場發展環境、消費者需求分析、行業市場競爭、產品特性四個方面(這四個方面又分有利與不利因素分析),并結合行業內專家訪談,對產品的市場發展前景進行判斷。綜合市場前景評判如下表所示,可以看出,我國神經酸行業未來發展有利因素較多,市場前景較好。
注:★表示利好因素較大,☆表示有利有弊,“無”表示不利。
以上數據及分析均來自于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生物醫藥產業園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生物醫藥產業園的發展背景、供需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生物醫藥產業園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生物醫藥產業...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