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國基因測序行業市場產業鏈分析與發展趨勢 NIPT和腫瘤防治前景良好【組圖】
我國已經形成較為成熟的基因測序產業鏈。上游產業包括基因測序儀器及試劑耗材的生產制造,主要被外企所壟斷,在政策推動下,我國也在逐漸追趕;中游產業由于技術壁壘較小,進入門檻較低,所以競爭較上游產業更為激烈;下游應用領域大致可分為醫療領域和非醫療領域,醫療領域中的NIPT和腫瘤防治領域發展前景良好。
基因測序產業鏈簡介
基因測序技術始于1953年,從第一代DNA測序技術(Sanger法)問世以來,目前市場上已經有了四代基因測序方法,但第三代和第四代技術仍處于起步階段,尚未完全投入到商用當中,第二代測序(NGS)在全球測序市場中仍占據主導地位。
我國已經形成了較為成熟的基因測序產業鏈,上游產業主要包括基因測序儀器的生產和試劑耗材生產;中游產業為基因測序服務提供,包括基因測序服務和基因測序數據分析兩類產業;下游基因測序應用領域較為廣泛,大致可以分為醫療領域和非醫療領域。
上游產業:外企占據寡頭,政策引導國內企業良性發展
目前,基因測序儀設備制造及相應的測試耗材試劑產業基本被國外巨頭所壟斷,二代基因測序技術問世以來,Illumina公司借助獨有的技術優勢,通過基因測序儀HiSeq系列不斷爭奪全球市場,通過并購重組和與其他企業合作,Illumina公司在全球基因測序儀及測試耗材試劑市場上占據了絕大份額。2018年,Illumina的市場份額已增長至84%,穩居第一;LifeTech和羅氏的市場份額也在5%以上。
國內企業在基因測序上游環節的競爭力整體較弱,2014年衛計委和CFDA監管基因測序行業之后,要求企業需要通過CFDA認證后才可以生產基因測序儀,截至2019年2月份,僅有8家公司的11個基因測序儀產品通過了CFDA認證。為了推動國內基因測序上游產業的發展,拜托國外企業壟斷局面,國家不斷出臺政策引導國內基因測序儀制造企業良性發展。例如:2018年4月11日,國家發改委等8部委聯合發布《關于促進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示范應用的意見》,提出解決高通量基因測序儀難采購問題,逐步形成國產替代進口的良性循環。
中游產業:行業門檻較低,競爭程度激烈
基因測速服務行業門檻較低,通過購買基因測序儀,再對服務人員進行相應培訓就可以對所測數據進行解讀,沒有上游產業那么高的技術壁壘,因此,我國基因測序服務行業企業較多,競爭程度較為激烈。2018年,全國共有617家基因測序服務機構,主要分布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一線城市。
下游應用:NIPT和腫瘤防治前景最大
隨著基因測序技術的不斷發展,測序成本變低、測序周期變短大大的促進了基因測序技術在各行各業的應用?;驕y序技術的下游應用領域大致可以分為醫療領域和非醫療領域,再根據基因測序技術的不同應用模式細分為各個子領域。
隨著我國二孩政策的放開,高齡孕婦的數量激增。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估計二胎政策實施后,中國將有9000萬女性能夠生二胎,中國衛計委稱,在這9000萬女性中,60%的女性年齡至少在35歲(即有5400萬高齡產婦),這會增加她們在懷孕期間患并發癥的風險。預計2019年到2024年,高齡孕產婦每年將達到350萬人以上,約是往年的1.4倍,對產科、兒科服務量與安全提出挑戰。因此隨著NIPT技術的成熟,市場的需求將會更大。
2017年,世界衛生組織就稱癌癥是全球第二大死因,全球每年有880萬人死于癌癥。依靠治療無法有效地遏制癌癥蔓延,預防才是控制它最具成本效益的長期策略。按近年癌癥病例全球癌癥病例產生趨勢來看,預計癌癥新增病例會從2012年的1400萬,遞增至2025年的1900萬,到2035年將達2400萬。通過基因測序技術對進行檢測腫瘤易感基因和腫瘤靶向藥靶點檢測對癌癥進行預防和治療將會是未來醫療領域主要應用技術。
更多數據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基因測序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報告》。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基因測序行業的發展背景、產銷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基因測序行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基因測序行業未來...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