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國湖畔大學學員所在行業解讀之——人工智能:中國人工智能已進入蓬勃發展階段
馬云創辦的湖畔大學四屆學員中,從事人工智能行業的學員共有三位,集中分布在第一、二屆,分別是曠世科技CEO印奇、科大訊飛執行總裁胡郁和云知聲創始人黃偉。三所人工智能企業在這幾年均取得不錯的成績,這也映射出作為重要新興行業之一的人工智能發展正呈現出蓬勃之態。
人工智能從業者共有三位,集中分布在第一、二屆
2015年3月,由馬云、柳傳志等九名企業家和學者共同發起創辦的湖畔大學成立,截止至2019年2月已經成功舉辦四屆,入學學員共170名。四屆中,共有三名學員從事人工智能行業,集中分布在第一、二屆,分別是曠世科技CEO印奇、科大訊飛執行總裁胡郁和云知聲創始人黃偉。
Face++人工智能開放平臺是北京曠視科技有限公司(后稱曠視科技)推出的、面向開發者的開放平臺,起源于2012年。根據官方資料,Face++已經為世界上1億人刷了臉。2018年7月,曠視科技Face++獲投D輪6億美元融資,資本方分別為阿里巴巴,博裕資本。
科大訊飛成立于1999年,2008年在深交所掛牌上市,從語音合成技術起家,主要從事智能語音為主的人工智能技術的研究、應用與服務。2010年,公司推出產品“訊飛語音云”,是全球首個智能語音交互技術的云平臺。截至2018年上半年,訊飛開放平臺開發者數量達80萬,同增114%,市場占有率穩居第一;日均服務次數達46億次,同增53%。
作為后起之秀,云知聲成立于2012年,核心服務是語音識別技術和云計算平臺技術。目前,云知聲的合作伙伴數量超過2萬家,覆蓋用戶達2億,其中開放語音云覆蓋的城市超過470個,覆蓋設備超過9000萬臺。
三所人工智能企業在這幾年均取得不錯的成績,這也映射出作為重要新興行業之一的人工智能發展正呈現出蓬勃之態。
中國人工智能起步雖晚,但在國家支持下已進入蓬勃發展階段
中國人工智能產業起步較慢,20世紀70-80年代受經濟和技術限制艱難起步,開始派遣留學生引進較為先進的人工智能技術。80年代末到90年代,中國人工智能產業在國家的大力支持下迎來曙光,隨著投入增加,我國在人工智能領域不斷突破,在21世紀進入了蓬勃發展階段。
基礎層、技術層和應用層構成人工智能三大核心環節
人工智能產業鏈的主要包含三個核心環節——基礎技術、人工智能技術和人工智能應用。其中,基礎技術主要包括數據平臺、數據存儲以及數據挖掘等,人工智能技術包括語音識別、自然語言處理、圖像識別和生物識別等,人工智能應用有工業4.0、無人駕駛汽車、智能家居、智能金融、智慧醫療、智能營銷、智能教育以及智能農業等。
——基礎層:中國芯片市場快速發展
近幾年來,我國芯片領域得到了高速發展。根據IDC調查統計數據,2017年中國GPU服務市場規模為5.65億美元,同比增長230.70%。預計到2022年,市場規模或能達到35.39億美元。
——技術層:計算機視覺為主要應用方向
從技術領域來看,人工智能主要包括計算機視覺、語音識別、語言處理、深度學習等。據清華大學數據顯示,計算機視覺,語音,語言處理是中國人工智能市場規模最大的三個應用方向,分別占比34.9%,24.8%和21%。
目前,中國在計算機視覺和語言識別處理上有了長足的進步,涌現出一批優秀企業例如商湯、依圖、Face++、科大訊飛等獨角獸和上市公司。
——應用層:垂直領域廣泛
人工智能應用領域十分廣泛,目前已經在交通、醫療,健康,金融,教育,安防等多個垂直領域得到應用。智能網聯汽車、智能交通、智能家居、新零售、醫療等等都是熱門應用方向。
政策、資本高度支持,行業迎來百億美元市場
——政策是產業發展催化劑
國家政策作為產業發展的催化劑,是人工智能發展的原始動力。近年來,多項有關人工智能的政策出臺,為行業帶來了及時雨。近三年內,出臺人工智能具體政策至少15條,其中,2018年11月,工信部發布的《新一代人工智能產業創新重點任務揭榜工作方案》則提出,到2020年,我國在關鍵技術、計算能力、通信能力、車輛智能化平臺相關標準等領域都將達到或接近國際先進水平。
不僅如此,在全國政策不斷轟炸下,各省市也相繼出臺適合本地發展環境的人工智能十三五相關規劃,提出了到2020年人工智能核心產業規模和相關產業規模的發展目標,加快當地人工智能產業發展,推動人工智能與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
——資本助力人工智能市場
除政策的加持外,資本的不斷涌入使人工智能領域從產、學、研一體化發展,打造從學術研究、實驗室到行業應用的閉環生態。2014-2017年,中國人工智能領域投資出現快速增長趨勢。2016年中國地區人工智能領域投融資金額為760億元,2017年人工智能領域投融資金額滑落至754億元。2018年中國人工智能投融資迎來跨越式增長,一級市場人工智能領域共發生投融資事件602起,總融資額達到1278億元。投融資事件數量增長71%,投融資金額增長69.5%。
2018年融資超過10億元的項目共11個。商湯科技、優必選、曠視科技等熱門賽道上的明星項目依然受到追捧。從技術層面來看,計算機視覺仍是最受投資人歡迎的人工智能技術,而從行業應用來看,智能機器人、智慧醫療和智慧金融仍然受到各家投資機構的青睞。
可見,盡管2018年資本寒冬,人工智能領域投資熱度依舊不減,資金集中涌向頭部公司是AI投資領域的大趨勢。
——2020年有望達到百億美元市場
由于政策和資本助力,中國人工智能規模增長速度在2017年大于全球,為23.8%。目前,全球人工智能規模增速保持在17%左右,預計2020年達到千億美元市場。隨著政策的出新和國家對制造業的高度重視,人工智能市場將迎來新興機遇點,2018年中國人工智能市場規模約為380億元,2020年有望達到百億美元市場。
以上數據來源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人工智能行業現狀與發展趨勢報告》。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人工智能行業的發展背景、供需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人工智能行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人工智能行業未來...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