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電鍍行業市場競爭格局與發展前景分析 行業較為雜亂【組圖】
電鍍行業較為雜亂
我國電鍍行業發展最早可追溯至解放前,但初步建成較完整的電鍍生產體系是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后。進入二十一世紀,在產品質量提升和環保要求提高的雙重壓力下,電鍍業開始向重視管理和環境保護轉變,并興起了一個清潔生產高潮。
經過多年的發展,電鍍行業已成為我國工業體系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從小到一個螺絲釘,大到汽車、飛機、船舶等都離不開電鍍。與此同時,電鍍行業市場規模呈現穩步增長態勢。到2017年,中國電鍍行業市場規模已接近1500億元,達到1487.8億元,同比增長11.40%;2018年市場規模預計達1596.6億元。
在電鍍行業快速發展下,國內外大量企業涌入,但主要集中在長三角、珠三角、環渤海等經濟發達、交通便捷的地區,這些地區電鍍企業數量較多且分布集中。基于此,全國電鍍行業大體可劃分為四級區域。
其中,一級區域包括深圳、江蘇、浙江、上海、廣東、廣州、北京、山東;二級區域包括天津、安徽、重慶、四川、福建、湖北、湖南、沈陽;三級區域包括江西、河北、河南、陜西、山西、寧夏、青海、吉林;四級區域包括廣西、黑龍江、甘肅、貴州、云南、海南、新疆、內蒙古。
不同區域的電鍍企業發展重心有所區別,例如,在江浙地區主要是以電鍍生產點為主,也就是說在一企業內部有電鍍的部門;在長三角地區像湖北、湖南主要是電鍍整體企業以加工為主,規模一般都是小作坊;在珠三角地區電鍍生產點和電鍍小作坊持平,比較大型的生產點主要是在廣州、深圳、珠海等城市,小作坊主要是在中山、東莞、惠州比較集中。
由此可見,我國電鍍行業較為雜亂,而且涉及的相關企業眾多,少有全面、完整的電鍍單體企業存在。目前全國電鍍基地包括加工、設備、材料、工藝、科研等企業數量有32000多家。電鍍企業中,電鍍原材料有5100余家,電鍍設備有5200余家,電鍍助劑有1900余家,電鍍工藝有1100余家,電鍍生產(加工)有12400余家,電鍍企業分類有7000余家,電鍍企業前50強企業一般以外資企業為主。
電鍍行業需求穩定
電鍍不但是機械、電子、汽車、航空、航天等傳統行業的重要加工環節,也是高端裝備制造業、先進信息技術行業等領域的重要配套環節,電鍍的工藝水平和發展程度直接決定著其他工業行業發展的好壞。因此,電鍍行業在未來的發展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不過,從行業生命周期來看,電鍍行業目前處于成熟期。這一時期的市場增長率不高,需求相對穩定,電鍍行業或將保持穩定發展。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電鍍行業是當今世界三大污染工業之一,其排放的廢水、廢氣和污泥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屬離子、酸性氣體和其他各種有毒有害成分,如果不經過恰當處理,將會對環境造成嚴重污染。在建設環境友好型社會和發展綠色循環經濟的大背景下,電鍍行業未來發展也面臨一定挑戰。
有關企業需加快推進清潔生產,開發低毒或無毒的工藝,更新裝備,對電鍍生產過程的物料實行生產線上的嚴格管理,最終實現無污染物排放。目前,我國電鍍在這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進步:無氰工藝、三價鉻替代六價鉻工藝等新型環保工藝在部分企業獲得了應用,電鍍自動化生產線等先進裝備也在大中型企業進行了部署,定量管理的理念也逐漸得到了重視。
以上數據來源于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電鍍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電鍍行業的發展背景、供需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電鍍行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電鍍行業未來的發展前景做...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