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聚合支付行業市場現狀與發展機遇分析 優勢明顯 或是大勢所趨【組圖】
聚合支付覆蓋四個層面
聚合支付也被稱為融合支付,是指借助銀行、非銀行支付機構或清算組織的支付通道與結算能力,利用自身的技術與服務集成能力,將市面上主流的支付通道整合到一起,為商戶提供以支付通道接入為主,配合平臺技術服務的整合技術解決方案。以此減少商戶接入、維護支付結算服務時面臨的成本支出,提高商戶支付結算系統運行效率。簡言之,聚合支付通過APP、網站等渠道聚合多家合作銀行、第三方支付平臺及其他服務商的API接口等支付工具,為B端中小商戶提供在線支付綜合解決方案。聚合支付體現在4個層面的聚合:場景、支付方式、資金到賬和商戶增值。
聚合支付技術在大勢中應運而生,幫助轉型中的線下實體店更好地提升生產效率,幫助消費者更好地提升服務體驗。那么,聚合支付的發展機遇到底是什么呢?
聚合支付的發展機遇
移動支付迅猛發展帶來機遇
移動支付的爆發,改變了人們的支付習慣,在客觀上替代了現金交易,而ATM主要功能就是提供現金和轉賬,這些均可足不出戶隨時隨地在手機上完成。因此,移動支付的快速發展對ATM機相關產業產生了一定的沖擊。2018年第一季度,中國第三方支付移動支付市場交易規模達403645.1億元人民幣,環比增長6.99%。這還是由于受到季節性因素影響,導致在環比增速上略有下滑,而2017年四個季度,環比增長率均在20%以上。
截至2018年6月底,財付通和支付寶的用戶滲透率分別為85.4%和68.7%,雙寡頭格局持續凸顯。其它用戶滲透率較靠前但與兩巨頭差距還很大的支付品牌有京東錢包(9.5%)、銀聯云閃付(9.3%)等,但其它支付品牌的用戶滲透率均很低。
2018年,支付寶在各個領域全面領跑第三方移動支付市場的局面已不復存在,市場競爭的態勢已轉變為支付寶和財付通在不同場景的品牌份額上各有消長、各有優勢,整體交易量上兩巨頭之間的差距已在不斷縮小。調查顯示,按交易金額計,支付寶和財付通的占比分別為47%和45%;以交易筆數計,支付寶和財付通的占比分別為40%和52%。值得注意的是,支付寶在2018年上半年的調查統計中,交易金額、交易筆數的份額均有下降,財付通繼續保持對用戶高黏性的優勢。顯然,移動支付小額、高頻的交易特點,更易被騰訊系社交賦能所激活和形成高轉化。
未來,移動支付市場是大勢所趨,為聚合支付的生存發展帶來了巨大空間;此外,當下的支付市場,有商業銀行、非銀支付機構和各大通信運營商等,支付市場格局呈現明顯的“碎片化”,而聚合支付的出現可以很好地解決問題,這為其得以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
線上線下一體化進程加速帶來機遇
為了滿足消費者愈加多元化、碎片化的消費需求,本地生活服務市場眾多現象級產品出現并投入大規模補貼。2017年,本地生活服務行業整體市場規模達11457.4億元,同比增速高達49.6%,滲透率升至12.7%。前瞻初步估算,2018年,我國本地生活服務行業市場規模約15756億元,萬億市場極速爆發,行業互聯網進程加速推進。未來,線下場景不斷的線上化,為聚合支付帶來了巨大的市場增量空間。
聚合支付獨特優勢帶來機遇
一方面傳統線下支付環境在2017年經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智能POS更加普及,掃碼和NFC設備大面積更新換代,像拉卡拉等企業在強勢布局智能終端基礎上,依托云平臺服務通過終端切入場景,將大數據分析應用于店鋪管理,為商戶提供全面金融服務;另一方面,類似美圖、京東等互聯網公司,收購支付牌照后能夠和自身深耕場景快速結合,迭代出更加適應該行業的支付服務解決方案,令支付更深層次的與行業結合,極大地增強了B端商戶的使用粘性。
聚合支付“低成本、近市場”,不直接進行支付與結算服務,也不擁有資金支配權和支付通道資源,免去了支付與結算的服務成本和商業銀行或非銀支付機構的合規成本;而且還可以根據商戶的個性化需求進行系統定制,形成與支付通道資源服務機構的優勢互補,具有中立、靈活、便捷的特點。
以上數據來源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聚合支付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聚合支付行業的發展背景、供需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聚合支付行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聚合支付行業未來...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