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金融控股公司行業市場概況與發展趨勢分析 監管收緊大勢所趨【組圖】
金融控股公司監管待加強
金融控股公司作為一種金融經營模式,早在1999年美國頒布的《金融服務現代化法案》確認了其市場地位。然而,我國金融業發展長期以來處于“分業經營,分業監管”的格局,金融控股公司起步較晚。
直到近年來,隨著金融領域開放步伐加快,以及金融“脫媒”態勢的逐步凸顯和利率市場化進程的不斷深入,我國金融業的發展格局出現較大變化,混業經營成為大勢所趨,金融控股公司取得快速發展,數量不斷增加,規模也逐步擴大,并形成兩類金融控股公司。
一類是金融機構在開展本行業主營業務的同時,投資或設立其他行業金融機構,形成綜合化金融集團,有的還控制了兩種或兩種以上類型金融機構,母公司成為控股公司,其他行業金融機構作為子公司。
另一類是非金融企業投資控股兩種或兩種以上類型金融機構,事實上形成了金融控股公司,具體包括大型企業集團、綜合性資產投資運營公司、產業金融控股公司(國有企業、民營企業、互聯網主導)。
金融控股公司雖能獲得規模經濟、范圍經濟、協同效應和分散經營風險等好處,但也帶來了一系列的問題,尤其是在監管缺失的情況下,部分風險已經相當突出,如盲目介入金融業、虛假出資、集團運作、隱匿架構、逃避監管、關聯交易、急劇擴張等。
對此,有關金融控股公司的監管政策正逐漸加強及完善。2018年4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全面推進金融業綜合統計工作的意見》,對金融控股公司的統計制度提出了要求,要求制定金融控股公司等金融集團統計制度,建立金融控股公司等金融集團統計監測系統;全面統計金融控股公司等金融集團的股權關系,穿透至實際控制人、最終受益人。
總體而言,對于金融控股集團的監管勢在必行,在監管建設方面,未來將從明確市場準入監管、加強資本充足率監管、設置資產負債率要求、嚴格股權結構管理、明晰公司治理結構、增強集團整體風險管控、強化關聯交易監管等方面補足短板。
金融控股公司將不斷發展
國際經濟大環境決定了金融業這一主導經濟的因素會大幅度發展,那么金融控股公司作為推動其發展的重要因素必然也會加快發展的步伐,以適應世界經濟發展與國家間競爭。因此,我國金融控股公司必將會以更快的速度、更加規范的的形式、更大的規模不斷發展。
在此過程中,金融控股公司的類型模式也會不斷發展完善,逐步走向綜合經營模式,資本雄厚實力強大的金融控股公司會不斷擴張自身規模以占有市場競爭力。業務發展則逐步呈現“銀行為主、內部聯動”趨勢。例如,中信集團和光大集團等經營的金融業務包括銀行、證券、保險、資產管理、信托、期貨、金融租賃等,除此之外,還涉及基礎設施、資源能源、制造業、信息產業等行業及領域。
監管方面,金融控股公司的監管法律將趨于完善。在發達國家中,金融控股公司的發展普遍有著一套完整系統的法律制度體系。如美國,金融控股公司程度發展處于較高的位置,同樣出臺眾多法律對其進行監督和管理,同時建立傘形監管機制,在美聯儲的主導下形成系統完整的監督機制。
不過,我國金融業處于分業監管,需要明確金融控股公司的監管主體,明確各個金融主管部門的不同監管職責,合理分工,并能夠有機協調合作,同時可以促進各個監管主體監督的專業化,從而促進合理監管機制的建立與發展。
以上數據來源于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金融控股公司趨勢前瞻與發展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在經濟全球化和金融市場一體化趨勢的推動下,金融業的競爭環境發生了日益深刻的變化,金融市場競爭不斷加劇,傳統金融業務的利潤空間被大大壓縮。與此同時,客戶對全方位...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