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天小長假 制度開始實施 2018年中國旅游行業發展現狀及前景分析【組圖】
近年來,旅游業逐漸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支柱性產業之一,我國為了激發大眾的旅游消費需求,出臺并實行了“2.5天小長假”制度。該制度的實行,增加了旅客的休假時間,符合旅客短期旅游的計劃,將會利好短途游及自駕游市場的發展。
“2.5天小長假”制度實施及背景
“2.5天小長假”制度出臺
2019年1月10日,河北省政府辦公廳印發《河北省關于完善促進消費體制機制實施方案(2019-2020年)》,其中提到:將要落實帶薪休假制度,鼓勵錯峰休假和彈性作息,在有條件的地區探索實施周五下午加周末的“2.5天小長假”政策措施。此政策公布后引發網友熱議。
實際上,河北推出的“2.5天小長假”方案并非新政策,其“歷史”可以追溯至2015年。2015年8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促進旅游投資和消費的若干意見》,首次直接談及優化調整休假安排,提及有條件的地方實行“2.5天小長假”政策,隨后河北、江西、貴州、重慶、甘肅、陜西、福建、浙江和廣東等20余個省份均出臺意見,明確提出鼓勵有條件的地方和單位實行新的休假模式。
促進大眾的旅游消費需求
近幾年來,旅游業逐漸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支柱性產業之一,在吸納就業、帶動農業發展、增加稅收等方面都發揮了重要作用,對經濟增長和社會發展做出了突出的貢獻。初步測算,2018年全國旅游業對GDP的綜合貢獻大約占GDP總量的11.15%。國家實行“2.5天小長假”政策主要是為了激發大眾的旅游消費需求,拉動經濟增長。
“2.5天小長假”政策實施,利好旅游行業發展
國內旅客以短期旅游為主,利用年假和周末出游成為主流
根據中國旅游研究院發布的《2018中國旅游景區發展報告》可知,目前國內旅客旅游花費時間長度集中在2-7天,其中花費2-3天占比最大,可以看出國內旅客旅游類型還是以短期旅游為主。
另外,根據攜程旅游發布的《2017中國旅游者意愿調查報告》顯示,國內旅客利用黃金周出游依然最為集中(10.8%的旅行者選擇在春節、十一兩個7天長假出游),但隨著年假制度的落實和國人出行觀念的改變,利用平時年假和周末出游成為主流,分別占比52.7%和19%。另外,在平時出游價格幾乎是節假日的一半,而且景區人少體驗更好,因此更傾向于利用年假出游。
“2.5天小長假”制度實施,可刺激短途游及自駕游
2.5天休假制度實施后,游客的休息時間將增加四分之一,相當于一個小長假的時間,出游目的地的選擇范圍將會呈現短距離輻射周邊大中小城市的趨勢。因為增加了半天的休假時間,游客的旅游時間更為寬松,旅游安排也可以更加從容,所以游客就能選擇更遠的旅游目的地。由于短途周邊游的時間通常控制在車程4小時內(中國旅游研究院統計距離在151-300km的出游最多),因此大城市周邊的短途游及自駕游方式較受歡迎。
根據中國旅游研究院發布的《2018中國旅游景區發展報告》可知,中國旅客出行范圍選擇如下:
更多數據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旅游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報告主要分析了旅游行業的外部發展環境;國內外旅游業市場發展狀況;旅游景區、酒店、餐飲、旅行社等旅游子行業發展狀況;中國旅游市場消費格局及業態發展狀況;中國主要...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