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國零售行業發展現狀與市場前景分析 零售額增速不斷放緩【組圖】
一、企業數量持續增長
從貿易的發展歷史來看,零售行業屬于較為傳統的行業,商業業態伴隨居民收入水平的提升、城鎮化率提高和消費升級不斷演進,全球經濟發達的歐美、日本等國家的零售行業發展較快,大型零售企業對中心城區的覆蓋率處于較高水平。
自2004年中國零售業全面對外開放以來,外資零售商加快了在我國的擴張步伐,家樂福、沃爾瑪、易初蓮花和麥德龍等國際品牌紛紛進入我國市場,我國的零售業呈現百貨、超市、購物中心、電子商務等多業態協同發展的趨勢,經營戰略、經營定位和經營手段已經實現行業的階梯式升級。
近年來,隨著國家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有序推進,“互聯網+”行動計劃深入實施,零售行業繼續擴張,經營單位數量增速加快。根據商務部典型零售企業統計數據測算,2018年我國零售業經營單位有2078萬個,同比增長%。
二、零售額增速不斷放緩
2018年,商務部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主動適應社會主要矛盾轉化,實施消費升級行動計劃,培育壯大消費新增長點,促進城鄉便民消費,加快構建現代供應鏈,建設安全放心消費環境,著力推動消費升級。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8年1-10月我國商品零售額為27.6萬億元,同比增長了9.1%。自2014年起,全國商品零售額整體保持著持續增長趨勢,截至2017年整體保持著兩位數穩定增長,但到2018年10月底,增速已經下降為一位數。
三、網絡零售比重持續提高
中國網絡零售市場起步晚于美國,但發展較快。目前,中國不僅在網絡購物交易規模的絕對量上領先美國,零售的互聯網化水平也領先于美國,得益于連續幾年的高增長,中國網絡零售在全國商品零售總額中的占比也在2014年彎道超車超越美國。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8年1-10月,全國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5.4萬億元,增長26.7%,占全國商品零售額的比重上升為19.6%.。
此外,在線下零售場景的數字化改造中,中國的科技巨頭動作迅速,智能進銷存系統、智能收銀系統、移動支付、無人值守零售,新的科技變革帶來了新的消費體驗。
四、發展環境有利前景良好
2018年,我國經濟穩中有進,質量進一步改善,為消費提供了堅實的基礎和良好的條件;國務院、商務部促進流通業創新,擴大消費的政策密集出臺,為消費提供了有力的政策和環境支持;流通企業以提品質,增體驗、豐業態、降成本、融智能、便消費為方向,加快變革和創新,為消費者提供了多樣性、多層次性、多方面性的需求。這些因素進一步促進了消費品市場穩定健康增長。前瞻保守估計2019年后我國商品零售額將會保持8%以上速度增長,2019年全國商品零售額將會38.9萬億元,2024年增至58.0萬億元。
更多數據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零售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零售行業的發展背景、供需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零售行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零售行業未來的發展前景做...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