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汽車零部件制造行業市場規模與發展前景分析 長期發展向好【組圖】
行業收入將超4萬億
汽車零部件是汽車工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汽車工業發展最為重要的基礎。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汽車工業飛速發展,汽車銷量自2013年以來便維持在2000萬輛以上,2018年前11月累計銷量達2542萬輛。在汽車工業帶動下,汽車零部件制造在產業規模、技術水平、產業鏈協同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績。
根據中汽協數據顯示,2010-2017年,我國汽車零部件制造行業銷售收入呈持續增長態勢。2017年,汽車零部件制造行業銷售收入達37392億元,同比增長8.20%;預計2018年,汽車零部件銷售收入將超過4萬億,達到40047億元。
不僅國內市場增長明顯,汽車零部件出口同樣保持穩定。2014年以來,汽車零部件制造行業出口額便維持在600億美元以上;2017年,汽車零部件出口金額累計出口金額637.78億美元,同比小幅下滑1.23%,2018年預計為653.02億美元。
技術方面來看,汽車零部件行業通過企業自主研發、合資合作及技術人才引進,持續加強技術攻關和創新體系建設,在部分領域核心技術逐步實現突破。國內汽車零部件企業已具備乘用車及商用車零部件系統、零部件及子系統的產業化能力,并實現產品的全面覆蓋。
產業鏈方面,大多數汽車零部件企業已具備較強的生產制造能力和一定的市場競爭力,并通過差異化的多層次發展,以及同心多元化推動,實現了規模迅速擴張,在各個細分行業之間形成了協同效應。
雖然取得長足進步,但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汽車零部件制造行業發展時間較短,企業規模較小,專業化程度較低,所占份額不高。數據顯示,國內汽車零部件市場,外商及港澳臺投資企業僅占49.25%,但其市場份額高達70%以上。可見,我國汽車零部件制造行業仍有很大提升空間。
行業長期發展向好
首先,受益于國內外整車行業發展和消費市場擴大,國內汽車零部件行業呈現出良好的發展趨勢。盡管去年汽車消費市場轉冷,但長期向好勢頭不變,汽車零部件行業仍面臨較大的發展機遇。
其次,汽車零部件作為汽車工業發展的基礎,是國家長期重點支持發展的產業,我國政府已出臺一系列鼓勵基礎零部件發展的政策措施。例如,《汽車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指出,突破車用傳感器、車載芯片等先進汽車電子以及輕量化新材料、高端制造裝備等產業鏈短板,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零部件供應商,形成從零部件到整車的完整產業體系。到2020年,形成若干家超過1000億規模的汽車零部件企業集團,在部分關鍵核心技術領域具備較強的國際競爭優勢;到2025年,形成若干家進入全球前十的汽車零部件企業集團。來自政策層面的大力支持,將為零部件行業的發展夯實了基礎。
第三,目前我國國內的零部件配套體系正與國際零部件配套體系接軌,隨著整車企業的發展,新的公司和新進入的汽車企業將會尋找新的零部件合作伙伴,這也為國內零部件企業與整車企業建立新的長期戰略合作伙伴關系提供了新機遇,同時,也促進了零部件行業的發展。
最后,技術創新將帶動汽車零部件制造行業發展。《中國制造2025》指出,作為制造業支柱產業的汽車行業將不再以產能和規模擴張作為首要發展目標,而是將鍛造核心競爭力、提升自主整車和零部件企業引領產業升級和自主創新能力擺在首要位置。隨著創新能力的提升,特別是關鍵零部件創新能力的提升,能夠使自主品牌汽車零部件占有新的市場位置。
以上數據及分析來源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汽車零部件制造行業深度市場調研與投資前景預測分析報告》。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汽車零部件行業的發展背景、供需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汽車零部件行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汽車零部件行...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