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纖維板行業市場現狀與發展趨勢分析 告別高增長時代,進入結構調整期?【組圖】
一、纖維板及其生產加工特點分析
1、產品加工性能好,應用廣泛
纖維板是以木質纖維或其他植物纖維通過物理工序重新壓制而成,表面平整,適合涂料或貼面來改變外觀,內部物理性能佳,部分性能甚至優于實木,結構均勻容易造型,可進行雕刻、鏤洗等深加工,同時纖維板在抗彎曲強度和沖擊強度方面優勢突出,相對其他板種應用范圍更為廣泛。
2、實現木材資源綜合利用
由于纖維板主要原材料來源于三剩物、次小薪材等,滿足了對居民木制品需求的同時減少了因燃燒、腐化帶來的環境副作用,真正實現了資源綜合利用,對于保護林業資源、增加農民收益、改善生態環境方面起到了積極作用。
3、產業自動化程度高,產品性價比高
纖維板產業是所有人造板制造中自動化程度最高的板類產業,單條生產線平均產能已達到8.64萬立方米/年(2017年數據),規?;凹s化優勢明顯,加之原料廣泛,使得纖維板性價比更高,深受廣大用戶青睞。
二、行業供給分析
1、供給放緩,進入平衡發展期
中國是世界纖維板生產第一大國。2017年全國纖維板產量6297萬立方米,占全國人造板比重21.4%,產值約1012億元。從時間軸來看,2008年至2011年,纖維板生產由于技術逐漸成熟及下游市場需求旺盛進入快速增長期,復合增長率達到24.14%,從2012年開始產量增速放緩,逐漸告別高增長時代,行業進入結構調整期,落后產能逐步淘汰,供求關系趨于平衡。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及環保意識的提高,纖維板產業發展隨著需求導向已呈現出落后設備被逐步淘汰,環保型與功能性產品更受青睞的趨勢。
2、產能分布呈現區域集中特征,華東產量居首
原材料及終端市場的分布是影響纖維板生產企業選址的主要因素。纖維板及其原材料的銷售及采購均存在一定的經濟運輸半徑,因此原材料資源豐富、下游產業分布集中的東部及南部區域成為了纖維板產能集中地。2017年,華東地區纖維板產量占全國總產量的47.0%,系纖維板最大的生產區域,華東地區主要生產省份為山東?。?1.6%)、江蘇?。?2.8%)以及安徽省(6.3%)。
3、自動化生產程度相對較高,呈現規模效應;產業結構加速調整,落后設備逐步淘汰
相對膠合板和刨花板而言,由于纖維板生產發展較早、技術相對成熟,纖維板行業的自動化程度相對較高。數據顯示,隨著我國纖維板生產制造設備的自動化程度提高,2017年,纖維板制造企業的年平均產能已達10萬立方米。同時,單條纖維板生產線的平均產能也由2008年的4.65萬立方米/年增長至2017年的8.64萬立方米/年,呈現較為明顯的規模經濟效應。
纖維板生產企業眾多,部分小企業由于設備陳舊、技術落后、性能不穩定而面臨生存窘境。國家發改委《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1年本)》將單線5萬立方米/年以下的中高密度纖維板生產裝置列為"限制類"建設項目,以引導未來纖維板投資方向。另一方面,行業內部分優勢企業則借助規模效益、原料利用率高、產品質量等優勢,生產效益持續高速增長。另有部分企業尋求差異化產品戰略,在防潮板、鏤銑板、低醛板等細分方向發力,同樣獲得較好的效益。行業總體呈現規模化與差異化發展格局,發展更為良性健康。
三、市場需求分析
纖維板應用范圍涉及居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家具、廚具、地板、木門、工藝品、玩具、裝飾裝修、包裝、PCB耗材、運動器材、鞋材等眾多領域,均能應用纖維板。伴隨國民經濟發展、城鎮化建設加速、居民消費水平提升,纖維板以及其他人造板市場需求旺盛,根據《中國人造板產業報告(2018)》數據顯示,2017年全國纖維板產品消費量約6370萬立方米,從2008年至2017年纖維板消費量的年均增速達到10.0%。同時,隨著人們環保及質量意識的提高,對纖維板等人造板制品質量與環保方面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對物理性能穩定、環保等級高的產品需求更為旺盛。
以上數據及分析均來自于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纖維板制造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第1章分析了中國纖維板制造行業的發展環境;第2章對中國纖維板制造行業的發展狀況與競爭格局進行了分析;第3章對中國各重點地區纖維板制造行業的發展狀況進行了深...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