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國智能制造行業發展現狀與2019年行業發展路線分析 數字化+網絡化制造并行推進【組圖】
智能制造推動制造業進入新的發展階段
21世紀以來,新一代信息技術迅猛發展,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技術在制造業的廣泛應用和一體化制造創新的不斷發展,是新工業革命發展的主要動力。特別是作為當前工業革命核心技術的新一代智能制造領域,在發展理念、制造模式等方面都發生了深刻變化。
智能制造正在重塑制造業的發展路徑、技術體系和產業形態,推動全球制造業進入新的發展階段。
智能制造產業鏈涵蓋感知層、網絡層、執行層和應用層四個層次,其中感知層主要包括傳感器、RFID、機器視覺等領域,網絡層主要實現信息傳輸與處理,主要包括云計算、大數據、智能芯片、工業以太網等技術領域,執行層主要為智能制造終端集成產品,包括機器人、數控機床、3D打印設備等。應用層主要為智能生產線。
中國智能制造處于啟動階段
中國工業雖然是制造業大國,但是區域技術發展不平衡,信息化水平發展參差不齊,標準化程度低,處于工業2.0(電氣化)、3.0(數字化)并存階段,大部分行業的制造企業都處在走好2.0邁向3.0的階段。未來隨著人工成本的攀升及低端制造業轉移,中國制造業將被動進入大規模機器生產階段,尤其勞動密集型企業。
政策引導促進智能制造業發展
隨著第四次工業革命的到來,智能制造成為驅動制造業發展核心動力。為引導制造業升級,近年來中國政府出臺一系列政策,加快智能制造業發展。
2016年12月,《中國智能制造“十三五”規劃》的頒布確立了到2020年,傳統制造業完成數字化改造,到2025年,重點企業實現智能化轉型。
在政策引導推動下,中國智能制造業在制造業中扮演越來越重要角色,行業規模快速增長。2017年中國智能制造業行業規模為15000億元,同比增長22.6%,預計2018年中國智能制造業規模達到17000億左右。
2019年中國智能制造發展路線:數字化+網絡化制造并行推進
在西方發達國家,智能制造是一個“串聯式”的發展過程,他們用幾十年時間充分發展數字化制造之后,再發展數字化網絡化制造,進而邁向更高級的智能制造階段。
而在中國,目前大多數企業仍然沒有完成數字化轉型。2019年中國智能制造企業要做的首要事情就是踏踏實實的完成數字化“補課”,夯實智能制造的發展基礎,才有機會向智能制造更高階段發展。
近幾年,中國制造業界大力推進“互聯網+制造”,一方面,一批數字化轉型基礎較好企業完成數字網絡化改造;另一方面,部分原未完成數字化轉型企業,通過并行推行數字化和數字網絡化制造的技術路線,實現向數字網絡化制造的跨越發展,為傳統企業智能制造轉型提供借鑒經驗。“數字化+網絡化”并行發展路線是企業向智能制造進軍的可行路線之一。
以上數據來源于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智能制造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智能制造行業的發展背景、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智能制造行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智能制造行業未來的發展前景...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