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全球可穿戴設備發展現狀與2019年前景分析【組圖】
近年來,隨著大數據及人工智能的發展,各行業向智慧化方向發展,可穿戴設備就是智慧化的產物。目前的可穿戴設備以手環手表類、頭戴設備類和追蹤器類產品為主,隨著可穿戴設備功能的完善,形成了以小米、蘋果、華為、三星等為代表的企業的發展。
可穿戴設備產品不斷豐富,智能手表和手環需求普及
可穿戴設備多以具備部分計算功能、可連接手機及各類終端的便攜式配件形式存在,目前可穿戴設備的主流產品包含手腕類:智能手表、智能手環、智能飾品等;除此之外還包含頭戴顯示器、智能服裝和植入型設備等可穿戴設備產品。目前智能手環和智能手表的市場占比份額較高。
全球可穿戴設備出貨量增加,增速顯著下降
來自國外權威機構IDC的數據顯示,2012-2017年全球可穿戴設備的出貨量不斷增加,2015年以前出貨量年均增速均在150%以上,實現較大規模的增加。2015年以后隨著市場相對成熟的發展,全球可穿戴設備的出貨量增速下降,但至2017年其出貨量仍為11540萬部,較上年同期同比增加12.70%,2018年截至至第二季度,全球可穿戴設備的出貨量為8040萬部,在可穿戴設備產品認可度不斷提升的影響下,預計全年全球設備的出貨量約增加至12.26億部,較2017年同比增加6.24%。
小米出貨量趕超蘋果,市場份額占比提升明顯
從可穿戴設備產品生產企業看,目前排名前五的可穿戴設備品牌分別為:Fitbit、小米、蘋果、Garmin(佳明)、三星。2018年截止至第三季度,全球可穿戴設備的出貨量總計達到量8040萬部,第三季度出貨量為3000萬臺,同比增長21.7%。從代表性企業的出貨量情況看,小米憑借著Mi band 3以及在中國以外的市場取得的成績,小米在2018年第三季度的可穿戴設備市場超過蘋果穩居榜首,該季度出貨量達到了690萬臺,占據了21.5%的市場份額。蘋果、Fitbit、華為和三星的設備出貨量分別為420萬臺、350萬臺、190萬臺和180萬臺。
從近年來,各代表性品牌設備出貨量的市場份額情況看,2017年第一季度以來,小米和華為兩大國內可穿戴設備品牌產品出貨量的市場份額占比總體增加。但是蘋果依托智能手表,其市場份額占比一直穩居前列。至2018年第三季度,小米遠超蘋果,其產品出貨量的市場份額占比達到21.5%,蘋果位居第二位13.10%,Fitbit和華為的市場份額占比分別為10.90%和5.9%。
2019年全球產品出貨量繼續增加,中國產品占比增加
未來,隨著全球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可穿戴設備的出貨量將會繼續提升,IDC預計,至2018年,全球可穿戴設備的出貨量達到12260萬部,2019年出貨量將繼續提升,達到13686萬部,至2022年全球可穿戴設備的出貨量將增加至19040萬部,年均復合增長率為11.63%。。
以上數據來源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可穿戴設備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可穿戴設備行業的發展背景、供需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可穿戴設備行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可穿戴設備行...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