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見2024:《2024年中國可穿戴設備行業全景圖譜》(附市場現狀、競爭格局和發展趨勢等)
行業主要上市公司:歌爾股份(002241);小米集團(01810);九安醫療(002432);奮達科技(002681);卓翼科技(002369);寶萊特(002906);佳禾智能(300793)等。
本文核心數據:中國可穿戴設備行業出貨量;中國可穿戴設備行業代表性企業注冊資本
行業概況
1、可穿戴設備定義及分類
可穿戴設備,即直接穿在身上,或是整合到用戶的衣服或配件的一種便攜式設備。可穿戴設備不僅僅是一種硬件設備,更是通過軟件支持以及數據交互、云端交互來實現強大的功能,可穿戴設備將會對我們的生活、感知帶來很大的轉變。
目前可穿戴設備的產品形態主要有智能眼鏡、智能手表、智能手環等。可穿戴設備通過連接互聯網,并與各類軟件應用相結合,使用戶能夠感知和監測自身生理狀況與周邊環境狀況,無需手動便能迅速查看、回復和分享信息,其功能覆蓋了健康管理、運動測量、社交互動、休閑游戲、影音娛樂、定位導航、移動支付等諸多領域。由于可穿戴設備種類繁多,功能多樣化,因此有多種分類方法。
2、產業鏈剖析
可穿戴設備產業鏈涉及環節較多,從產業分工維度看可分為上游關鍵器件、中游可穿戴設備產品、下游應用領域三個環節。
目前可穿戴智能設備產業鏈尚不成熟。產業鏈上包含了從芯片解決方案到外觀設計,再到生產組裝以及應用開發等一系列流程。硬件公司致力于可穿戴設備的開發,容易忽略軟件的疊加性和更新性;軟件公司致力于可穿戴軟件的開發,卻在硬件生產、渠道建設和售后服務方面有所欠缺,導致可穿戴細分領域普遍存在的最大問題就是產業鏈各環節脫節,無法形成閉環運作。
目前我國商業消費級可穿戴設備主要廠商包括華為、OPPO、三星、蘋果、小米、小天才等。產業鏈上游的硬件供應商包括京東方、紫光國微、歐姆龍、億緯鋰能、立訊精密、臺積電等;軟件供應商包括安卓、百度云、阿里云等。下游終端渠道主要包括淘寶、京東等線上門店以及各品牌線下體驗店。
行業發展歷程:當前可穿戴設備行業重視在醫療領域中的應用
可穿戴設備是19世紀70年代發展起來的一種直接穿在身上,或是整合到用戶的衣服或配件的一種便攜式電子設備。此類設備通常包括眼接觸式和皮膚接觸式,通過與人體相關部位的接觸,起到生理指標監測、理療、信息顯示等功能。中國智能可穿戴設備行業的發展歷程較短,但是發展速度十分快速;受到政策的扶持以及市場需求的變化,可分為三個發展階段:萌芽階段、快速發展階段、行業調整階段階段。
行業政策背景:國家部門出臺一系列政策鼓勵國內可穿戴設備企業持續進行研發
經過多年發展,我國已經形成了龐大規模的電子產品制造業,可穿戴設備作為重要的電子智能設備,也形成了成熟的產業。隨著國內外消費需求和技術水平不斷提高,各類電子產品在設計、質量、性能、成本控制等方面的提升速度不斷加快,為了扶持、鼓勵國內可穿戴設備制造企業持續進行研發、制造和品牌等方面的升級以適應行業變化,國家有關部門近年來出臺了一系列政策。
從全國各省市的可穿戴設備行業發展布局來看,各省市的對可穿戴設備行業的發展呈現不同的發展重點,黑龍江、遼寧、安徽、浙江等省注重可穿戴設備在醫療檢測等領域的應用發展,四川省、山西省則主張可穿戴設備在消費市場中的技術發展;湖北省政府規劃提高可穿戴設備的研發能力及集中度,打造智能終端產業集群。
行業發展現狀:近兩年可穿戴設備出貨量有所波動
2017-2021年中國可穿戴設備出貨量不斷增加。根據IDC《中國可穿戴設備市場季度跟蹤報告,2021年第四季度》,2021年第四季度中國可穿戴設備市場出貨量為3753萬臺,同比增長23.9%。2021年中國可穿戴市場出貨量近1.4億臺,同比增長25.4%。2022年中國可穿戴設備的出貨量呈現下降趨勢,2023年出貨量數量有所回升,根據IDC披露2023年前三季度中國可穿戴設備出貨量的數據,初步估計2023年全年中國可穿戴設備出貨量約1.24億臺。
結合中國可穿戴設備行業設備出貨量及產品平均價格進行測算,2021-2023年中國可穿戴設備行業市場規模呈現波動趨勢,2023年約達到600億元。
行業競爭格局
1、中國可穿戴設備企業競爭格局:華為企業的企業規模最大
國可穿戴設備主要產品可以區分為智能手表、智能耳機以及其他專業領域的可穿戴設備。其他專業領域可穿戴設備包括工業可穿戴設備、醫療可穿戴設備以及娛樂可穿戴設備等。隨著傳感、無線和電池技術的成熟和可穿戴設備標準的完善,中國可穿戴設備在越來越多專業細分領域得到應用,創造出更多生產級別的消費需求。
市場上目前智能手表的廠商有小米、華為、蘋果、步步高、vivo、努比亞、三六零、科大訊飛、萬普拉斯、立訊電子等,智能耳機的廠商有小米、華為、蘋果、vivo、百度、愛國者、萬魔、奮達科技、杰科數碼等。其中華為企業的企業規模最大。
在智能可穿戴設備行業中,硬件水平和軟件水平是衡量企業產品的兩個重要維度。目前商業消費級的可穿戴設備產品具備更好的軟件設計能力,因此具有更好的操作體驗。而醫療專業級可穿戴設備產品具有更精確、更全面的生物傳感技術,在專業醫療檢測、治療、康復方面能提供更大的幫助。
2、中國可穿戴設備區域競爭格局:可穿戴設備注冊企業主要集中在廣東省和江蘇省
根據中國企業數據庫企查貓,目前中國可穿戴設備注冊企業主要集中在廣東省和江蘇省,此外浙江省、四川省、北京市等也同樣布局較多可穿戴設備業務相關企業。
行業發展前景及趨勢預測
1、可穿戴設備行業發展前景預測
目前,我國可穿戴設備行業仍保持較快發展。可穿戴設備在工業、醫療、信息娛樂等行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十四五”時期,我國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建設現代化工業產業體系,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在《“十四五”國家老齡事業發展和養老服務體系規劃》重點提出研發穿戴式動態心電監測設備和其他生理參數檢測設備,發展便攜式健康監測設備、自助式健康檢測設備等健康監測產品,開發新型信號采集芯片和智能數字醫療終端。在可預期的未來,可穿戴設備將在專業服務領域繼續深耕,創造更多需求。綜合來看,我國可穿戴設備行業在“十四五”時期將不斷增長, 2029年中國可穿戴設備出貨量有望超過2.7億臺,2024-2029年的CAGR約為13.8%。
2、產品體驗提升,便攜度、性能全面提升
隨著時間推移,“可穿戴設備”這個詞的含義發生了很大變化。傳統的可穿戴設備是指穿戴在身上的設備,比如健身追蹤器、耳機和智能手表,但隨著非消費電子產業的需求不斷增加,“可穿戴設備”的定義已擴大到包括我們與之互動的所有便攜設備。在當前和未來的物聯網世界中,將出現各種類型的可穿戴設備,以支持和改善日常工作和生活,讓最終用戶能夠獲取和管控關于健康、位置和工作任務的信息。
3、“十四五”重點提及可穿戴設備養老醫療領域應用,各細分應用領域持續滲透
《“十四五”國家老齡事業發展和養老服務體系規劃》重點提出研發穿戴式動態心電監測設備和其他生理參數檢測設備,發展便攜式健康監測設備、自助式健康檢測設備等健康監測產品,開發新型信號采集芯片和智能數字醫療終端。可穿戴設備企業橫向切入養老醫療行業,將為行業提供如血氧、心率、睡眠等生物體征全天在家監測技術。在降低醫療衛生成本的同時,為用戶打造智能化、定制化、可追蹤的醫療衛生服務,形成可穿戴設備企業、醫療衛生機構和用戶均能獲益的局面。
除此之外,其他下游應用如工業、信息娛樂等行業正在加快產業轉型升級:部分傳統工業在過去的發展中信息化、技術化、智能化程度較低,目前相應行業的轉型升級以及相關規劃政策的陸續出臺,因此也為可穿戴設備行業內優質的企業帶來發展機遇。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可穿戴設備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報告、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產業圖譜、智慧招商系統、行業地位證明、IPO咨詢/募投可研、專精特新小巨人申報、十五五規劃等解決方案。如需轉載引用本篇文章內容,請注明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更多企業數據、企業資訊、企業發展情況盡在【企查貓APP】,性價比最高功能最全的企業查詢平臺。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可穿戴設備行業的發展背景、供需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可穿戴設備行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可穿戴設備行...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