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醫療健康大數據趨勢分析 便民惠民、深化醫改,醫療健康大數據將滲入每個人的生活
大數據是建設數字中國、智慧社會的支撐,通過大數據、云計算和人工智能等技術,醫療服務機構與互聯網企業合作開展了基因測序、疾病預防、精準醫療等創新服務模式。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于今年9月13日正式印發了《關于印發國家健康醫療大數據標準、安全和服務管理辦法(試行)的通知》。政策的助推,將讓醫療大數據在便民惠民、深化醫改、經濟發展方面發揮越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雖然目前行業并不成熟,但在不遠的未來,醫療健康大數據將會滲入每個人的生活中發揮重要作用。
醫療健康大數據市場仍需培育
雖然近幾年中國加快醫療健康信息化建設步伐,但由于缺乏統一的頂層設計和系統規劃,各個醫療系統之間的數據依然難以實現方便快捷的交換和共享。除此之外,醫療數據具有天然的專業性,這給技術開發人員理解數據作用提出了難題。在當前市場環境之中,個人隱私變得越發重要,如何規避數據泄露從而讓用戶愿意提供私人健康數據更是企業急需解決的問題。醫療健康大數據市場的培育不僅僅是要讓用戶有意愿提供隱私數據,更要培育專業性人才開發相關技術,推動產業發展。
企業端市場較為成熟
在醫療健康行業發展期,企業端需求更為明確和清晰,其支付能力與意愿遠遠大于用戶端。因此ToB在短期看來是醫療健康大數據發展的趨勢。在2016、2017年,美年大數據就和阿里云合作開展針對企業用戶的服務。2018年,零氪科技、中電數據都與企業合作,利用技術專長開發針對企業用戶的大數據產品。
用戶端市場更加廣闊
隨著技術和用戶使用習慣逐步成熟,用戶端也將有廣闊商機。例如影像識別、基因測序等服務在經過臨床驗證后,可作為常規檢測項目,列入醫保或健康險的可報銷項目;在醫療健康業務中,通過健康監測等手段為用戶提供健康干預服務,利用大數據特性提供輕醫療服務等商業模式將會更加普遍。將會形成按次、按會員、按年卡等多種收費方式。形成完整的產業鏈。
協同合作更有優勢
醫療健康大數據從ToB到ToC擁有無數種商業模式和用戶需求。從數據采集提供到專業性的數據開發,從企業端服務到用戶端服務,復雜多變,形態萬千。
在及診前、診中、診后環節打通的場景下,需要數個市場主體協同配合,多方角色相互合作,才能提供優質服務。因此,能夠協同合作的企業將會更有優勢。在同類產品競爭而出的企業,能夠提供更優質服務的企業,將會被整合在一起,協同合作,從而產生的效益,更好的為用戶服務。
以上數據及分析來源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8-2023年全球健康醫療大數據行業發展前景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健康醫療大數據行業的發展背景、供需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健康醫療大數據行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健康...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