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照明工程行業四大驅動因素分析 未來市場需求不減
驅動因素一:政府加大投入力度
隨著我國經濟與國力的提升,國際地位與影響力也與日俱增,承辦大型活動、召開國際性會議也越來越多。為了彰顯國家形象、打造地區城市名片,進而拉動旅游、消費等產業,各級政府以大型項目活動為契機,大力投資照明工程項目,尤其是景觀照明。
以杭州G20峰會為例,G20期間累計投入景觀照明項目172個,總投資約10億元,其中標志性的當屬西湖景觀照明工程提升、京杭運河景觀亮化工程改造項目。
未來3年內國家級大型活動安排仍較緊密,如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第十八次會議、寧夏回族自治區成立60周年慶、國際園林博覽會、改革開放40周年、世界園藝博覽會、建國70周年慶、建黨100周年慶,政府活動帶來行業需求不減。
驅動因素二:美國中國與特色小鎮推動
自十八大提出“美麗中國”概念以來,建設美麗生態新城成為城市改造主旋律,這也加快了城市照明景觀亮化的整體升級改造進程。同時隨著我國城鎮化進程的不斷深入,國家新型城鎮化目標的提出,越來越多的三、四線城市政府,甚至鎮政府開始規劃并落實當地的“城市景觀照明(亮化規劃)”,如赤峰市、上饒市景觀亮化項目、烏鎮夜景照明景觀等。城市景觀亮化從東部發達地區逐步發展到中部及西部地區,從大城市發展到中小城市,為照明工程行業打開了龐大的市場。
此外,2016年7月20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發改委、財政部聯合下發《關于開展特色小鎮培育工作的通知》,決定在全國范圍開展特色小鎮培育工作,計劃到2020年,培育1000個左右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休閑旅游、商貿物流、現代制造、教育科技、傳統文化、美麗宜居等特色小鎮,積累經驗引領帶動全國小城鎮建設。2016年10月住建部公布第一批127個特色小鎮名單,2017年8月再次公布了第二批276個特色小鎮名單。特色小鎮的推廣,將帶來照明工程特別是景觀照明大量建設需求,行業有望直接受益。
驅動因素三:智慧城市建設拉動需求
自2009年智慧城市概念興起至今,我國高度重視對智慧城市技術路線和發展模式的探索,智慧城市新政頻出。根據2015年4月發布的《關于公布國家智慧城市2014年度試點名單的通知》,國家智慧城市試點已達290個。
路燈在城市分布廣泛、均勻,具有地理坐標精確、供電網絡完整、通信位置明確等特點,是智慧城市物聯網極佳的切入口,可以作為城市物聯網的感知終端載體。由此發展起來的智慧路燈,可集成智慧照明、無線WIFI、視頻監控、信息發布、環境監測、災害預警、充電樁等多項功能。
與此同時,國內也大力支持智慧照明系統的建設,近年來在北京、上海、南京、深圳等智慧城市試點應用,不僅切實提升了城市照明的管控水平,進一步節約照明用電,還為城市管理和服務實現信息化和智慧化提供了重要的技術支撐。
驅動因素四:文創燈光發展助力擴容
在國家大力推動惠及民生的基礎設施建設的時代背景下,照明工程的內涵正向“美其容、豐其景、彰其文”這三個方面延伸,所謂“美其容”是指美化一個地區的外觀,即傳統的亮化工程;“豐其景”是指豐富一個地區的景觀,通過水舞秀、燈光秀等增添旅游景致;“彰其文”是指彰顯一個地區的歷史文化,將聲光電一體化解決方案與文化演藝相結合,打造新型的演藝表現形式。
而文創燈光融合了視覺、動漫、文化、移動互聯網、投影和燈光,將先進的技術、美好的創意和燈光相融合,利用燈光載體傳遞多樣性色彩變化和色溫控制、滿足不同文化內容價值傳遞需要的照明項目。
因此,向“美其容、豐其景、彰其文”內涵延伸的照明工程正在進入文創燈光這一新的發展階段。
文創燈光的實現以照明工程的實施為前提,根據高工LED數據,傳統景觀照明的市場規模在2015-2017年間加速增長,2017年達到796億元,同比增長37.5%,增速較2016年提升16.4個百分點。
以上數據及分析均來自于前瞻產業研究院《2018-2023年中國照明工程行業市場前景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照明工程行業的發展背景、產銷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照明工程行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照明工程行業未來...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