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裝配式建筑行業發展前景分析 工程總包全產業鏈模式最有看點【組圖】
裝配式建造模式優勢明顯,我國行業發展與成熟發達國家差距較大
傳統現澆建筑模式的設計、生產、施工相互脫節,以單一技術推廣應用為主,是分散、低水平、低效率的手工業建造方式。裝配式建造模式則是整合設計、生產、施工整個產業鏈,實現建筑產品節能、環保、全生命周期價值最大化的可持續發展的新型建筑生產方式。裝配式建造模式在質量、效率、環保、建筑多樣性等方面較傳統建筑方式有明顯的優勢,大力推廣裝配式建筑是建筑業工業化改革不可逆轉的趨勢。
裝配式建筑的概念最早可追溯到20世紀初英國提出的裝配式公寓的設想,但直至二戰后,裝配式建筑才隨著英國、法國等戰爭重災區的大力推廣迎來高峰。
裝配式建筑在我國經歷了三個發展階段。雖然已經步入快車道,但相比于發達國家,我國建筑業仍處在非常低的工業化水平。同時,我國的城鎮化率不到60%,相比美國和英國的80%、日本的90%尚有較大空間。中國的城鎮化進程是發展的大趨勢,建筑業仍將是最為受益的行業之一,而建筑工業化率也將隨著建筑業的發展得到快速的提升。
“十三五”方案出臺,工程總包全產業鏈模式最有看點
2017年3月,住建部出臺《“十三五”裝配式建筑行動方案》,明確到2020年,全國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達到15%以上,其中重點推進地區達到20%以上,積極推進地區達到15%以上,鼓勵推進地區達到10%以上。
而根據《建筑產業現代化發展綱要》,“十三五”期間,裝配式建筑要達到新建建筑的20%以上,保障性安居住房采取裝配式搭建的要達到40%以上。
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8-2023年中國裝配式建筑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規劃深度分析報告》指出,我國建筑工業化尚處在初級階段,裝配式建筑產業鏈有待整合和完善,企業模式較為單一。目前主要有三種企業模式:
資源整合模式:以萬科等房地產企業為主,具有資金優勢和項目開發的帶動能力。但不擅長裝配式技術的研發和創新,對于設計、生產、施工的現場把控能力較弱。
施工承包帶動模式:主要是中南建設集團等施工企業,有專業的施工團隊,施工優勢明顯,但對市場把控較弱,對產業鏈各環節的協調能力較差。
工程總包全產業鏈模式:以中建國際為代表,擁有較強的設計、融資、建造一體化的運營運作能力,業務范圍全面而專業,具備了裝配式建筑產業鏈上幾乎所有環節需要的能力,可提供項目規劃設計、管理、生產、施工和專項技術研發等全方位工程服務。在裝配式建筑大力推廣的初期,行業分工尚未形成,工程總包全產業鏈模式可以實現設計咨詢、構件生產和建筑施工等環節的整合,工廠的產能可得到更充分的利用,中間環節成本的降低也可彌補構件成本的劣勢。前瞻認為,工程總包全產業鏈模式將會在未來十年裝配式建筑高速發展的階段最有看點。
以上數據及分析來源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8-2023年中國裝配式建筑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規劃深度分析報告》。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裝配式建筑行業的發展背景、供需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裝配式建筑行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裝配式建筑行...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