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力電池回收試點政策推進 企業動作頻頻
一、市場市場迅速增長,帶來大規模報廢量
發展電動汽車是減輕大氣污染的重要途徑之一,已經上升為國家戰略。從2009年開始推廣至今,我國電動汽車已發展了8個多年頭,在國家的大力支持下,近幾年新能源汽車爆發式增長。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2017年全國新能源汽車產量為79.4萬輛,同比增長53.6%,持續保持高增長勢頭。
電動汽車推廣使用對動力電池有持續巨大的需求,動力電池的使用年限一般是5年左右,這意味著從2014年開始,我國動力電池將進入大規模的報廢期。
隨著大量儲能及動力鋰電池的退役和報廢,其健康、環境、安全隱患的累積效應成倍放大,不容忽視,用來制造電池的鎳、鈷、鋰等金屬屬于不可再生資源。廢棄電池若不能有效回收處理,不僅對環境產生巨大污染和危害,也會造成資源浪費。
二、政策不斷利好,回收正逐漸進入實操階段
近年來,在國家政策的引導和推動下,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迅速,隨著新能源汽車逐漸進入報廢期,車用動力電池的回收利用問題也會越來越突出。在這一背景下,政府高度重視動力電池回收利用的工作,已經出臺多項相關政策來推動動力電池回收利用產業的發展。
從2016年2月,工信部發布《新能源汽車廢舊動力蓄電池綜合利用行業規范公告管理暫行辦法》,強調推動廢舊動力蓄電池綜合利用水平;到2017年1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推行方案》,實行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進一步完善了廢舊動力電池回收體系;在到2018年1月,工信部、科技部、環境保護部、交通運輸部、商務部、質檢總局、能源局聯合印發《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管理暫行辦法》,更是鼓勵多種主體參與廢舊動力電池回收,合作共建、共用廢舊動力蓄電池回收渠道。
從2018年8月1日,由工業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門聯合制定的《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管理暫行辦法》已經正式進入了實施階段,目前深圳已經開展動力電池回收試點建設,上海等地也推出了回收補貼等政策。2018年7月,工信部印發《關于做好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試點工作的通知》,公布第一批動力電池試點企業名單,將在政策、資金、合作渠道等多方面提供扶持,從中央到地方的各類政策全面推進料將快速推動動力電池規范化回收的發展。這也說明了我國動力電池回收正逐漸進入實操階段。
三、試點政策推進,企業動作頻頻
在市場方面,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從14年開始放量,增長速度迅猛。都知道電動車電池的壽命長短不一,有的甚至更短。從2018年起,動力電池報廢量將呈翻倍式增長,動力電池的退役潮漸漸來臨。無論是從環保還是下游需求以及資源角度來看,我國車用動力電池回收利用將勢在必行。在政策方面,2018年7月,工信部等七部門在關于做好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試點工作的通知中指出,要加大政策支持,引導金融機構及社會資本加大對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項目的支持力度。
在政策加碼和試點方案的共同推進下,目前,不少企業涉足動力電池回收:除深圳格林美、贛鋒鋰業等成立專業動力電池回收公司外,包括比亞迪、沃特瑪、國軒高科、CATL、中航鋰電、比克等在內的動力電池企業,已均在動力電池回收領域展開了積極的市場布局。
2018年開始我國動力電池報廢量將呈現翻倍式增長,預計2020年報廢量將達到28萬噸。在報廢量迅速攀升的帶動下,電池回收市場空間將非常廣闊,2020年市場空間可達107億元,2024年將提升至245億。隨著相關政策的陸續出臺,動力電池回收體系將加速完善,龍頭公司有望迎來機遇。
以上數據及分析來源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8-2023年中國動力電池PACK行業發展前景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動力電池PACK行業的發展背景、產銷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動力電池PACK行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動力電池...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