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國碳排放市場交易前景分析 長期我國碳交易規模將超萬億【組圖】
中國碳排放市場建設歷程
我國先后在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重慶市、廣東省、湖北省、深圳市啟動7個碳交易試點,探索建立碳交易機制。7個試點地區,總共納入企業總數2000余家。2017年底,中國統一碳排放市場正式啟動。
中國碳排放市場交易情況
2013-2016年,我國碳交易市場十分活躍,碳配額現貨成交量、成交價均呈上升趨勢,增速明顯,2017年增速有所減緩。截止到2017年12月31日,七省市二級市場線上線下共成交配額現貨接近6740萬噸,較2016年交易總量增長約5.31%;交易額約11.81億元,較上年增長約13.01%。
截止到目前,全國碳交易量中,湖北碳排放權交易中心交易量最大,成交總量5216.8萬噸,占比34.4%;其次是廣東碳排放交易所,成交總量4059.5萬噸,占比26.7%;第三的是深圳碳排放交易所,成交總量2534.7萬噸,占比16.7%。全國統一碳排放交易市場啟動較晚,尚未有全國統一數據。
中國碳排放市場前景
長期來看,我國碳交易規模將超萬億。中國政府在《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20輪締約方會議(COP20)上表示,2016-2020年中國將把年二氧化碳排放量控制在100億噸以下,并且承諾排放量將在2030年左右達到頂峰,約為每年150億噸。如果我國碳市場覆蓋行業范圍繼續擴展并且納入更多企業,按照EU-ETS第三階段覆蓋率目標60%來計算,我國未來發放配額總量可達60-90億噸,以400%的預計換手率計算,配額的交易量將攀升至240-360億噸。為提升企業減排動力,配額發放將日趨收緊,另外換手率大幅提升必然推動配額價格上漲,按照100元/噸的碳價計算,現貨市場交易額將位于2萬億至3萬億之間,考慮衍生品市場后,碳市場交易規模甚至會超百萬億。
以上數據及分析來源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7-2022年中國低碳經濟發展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低碳經濟市場的發展背景、供需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低碳經濟市場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低碳經濟市場未來...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