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國食品電商行業現狀與發展前景分析 安全、存儲與運輸問題待解決【組圖】
食品電商平臺規模逐年提升
受制于保鮮技術和物流發展等問題,食品電商發展較為滯后。隨著保鮮技術的進步,食品電商突破以前最大的障礙-保鮮問題,而后以巨快的增速增長。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8-2023年中國食品行業電商平臺投資可行性與發展戰略規劃分析報告》,2013-2017年,食品電商規模逐年遞增,2017年,食品電商的規模達到3600億元,突破新高。經過測算,2017年食品電商規模占全國食品零售總額的比重為15%,該項數據同樣突破新高。
圖表1:2013-2017年中國食品電商規模走勢圖(單位:億元,%)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食品電商諸多優勢使其前景光明
圖表2:食品電商優勢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一、價格優勢。食品電商商家可以通過降低商品的銷售成本,從而降低商品價格,將實惠真正的帶給消費者比如食品電商商家可以避開傳統銷售渠道中的批發、零售等中間環節,使自己與消費者直接接觸,這樣就降低了商品銷售過程中的流通費用和交易費用,從而可以將商品的價格降至最低,相比于線下同質商品具有價格優勢。
二、食品電商可以打破時空限制。對于食品生產與銷售而言,在傳統的超市或者專賣店的方式下,僅能為所在地周邊的客戶提供產品,且在服務時間上受到較大的限制。而通過電子商務交易平臺,目標客戶群體擴大到全國,并且能夠突破時間的限制。一項調查顯示,凌晨1-3點鐘是網購食品最為活躍的時間,而在傳統銷售方式下很難滿足這樣的條件。
三、食品電商可以為消費者提供精準服務。傳統企業在多年的銷售積累中已經較為準確地把握了消費者的消費習慣,有些企業已經建立了用戶的消費記錄庫,這些歷史數據、用戶信息可以很容易幫助傳統企業在開展電子商務時有的放矢、開展精確推廣活動,快速集聚同類用戶,并能整合已有資源為同類用戶提供優質的服務。
目前,食品電商正處于發展的初級階段,整個消費市場還不是十分成熟。隨著我國居民生活方式與消費方式的轉變,食品電商有著廣闊的前景。前瞻分析預測,到2023年,我國食品電商占電子商務的市場份額將接近6%,市場規模將達到28000億元。
圖表3:2018-2023年食品行業電商交易規模預測圖(單位:億元)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食品電商行業仍有關鍵問題亟需解決
一、食品安全問題。比如食品電商平臺上有不少自制食品出售,自制食品賣家可能既無健康證件、也無專門的生產經營場所,往往是在自己家中用簡單的工具制作并自行包裝。其中大多不具備消毒、檢疫等衛生檢測手段,無論是生產場所還是經營條件都難以達到衛生、環保部門的許可條件。因此,下一步食品電商需要解決的問題就是如何保證食品的安全。
二、儲存與運輸問題。這個問題一直存在于食品電商行業,消費者之所以選擇花費更多的金錢就近去實體店購買食品的一大原因就是實體店可以保證食品的新鮮和完整性。比如薯片這類易碎食品,水果這類易壞食品以及各類易受損壞食品,食品電商的下一步必定要解決這些食品在運輸過程中的問題。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緊跟食品企業發展所需,采用科學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方法,為您展示當前食品電商發展狀況,并為您解決食品電商發展中的問題!本報告主要分析了食品行業發展電商的必...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