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藍杯”瑞幸咖啡風靡市場 資本能否打破咖啡市場核心壁壘
“小藍杯”瑞幸咖啡風靡市場 資本能否打破咖啡市場核心壁壘
近日,帶有小鹿圖案的藍色杯子廣告迅速占領了辦公樓電梯口、朋友圈等廣告位——瑞幸咖啡,主打性價比的國產咖啡品牌突起。瑞幸咖啡的火爆“威脅”著星巴克的龍頭地位,品牌相關人士也對星巴克宣戰。但是,從國內咖啡市場來看,以瑞幸咖啡為代表的重金擴張手段是否真的擊中了行業的核心壁壘?
半年直營門店四百,瑞幸咖啡高調營銷迅速“圈地”
luckin coffee瑞幸咖啡創立半年以來,已開出了400家門店,清一色直營。截至2018年5月8日,瑞幸在全國已擁有525家門店,計劃在5月底之前全部開業。在10億人民幣的加持之上,完成全國最大規模的試營業后,瑞幸咖啡于5月8日開始正式營業。數據顯示,瑞幸咖啡共獲得130多萬用戶,300萬單訂單,以及500萬杯銷售量,成為國產咖啡的標榜。
圖表1:截至試營業結束瑞幸咖啡市場擴張成效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以O2O+咖啡+新零售作為自身發展的三駕馬車,瑞幸咖啡在初期擴張的策略就是獲得滾雪球般增長的用戶量,從而快速進行一輪輪融資。在進入市場教育消費者的初期,瑞幸的營銷方式也稱得上“簡單粗暴”。
區別與大多數咖啡連鎖店,luckin coffee全部采用自助點單和無現金模式,不論門店還是外賣,所有消費者必須通過APP完成點單和支付。這種做法,在節省人力成本、顧客到店等候時間的同時,也能通過APP把顧客喜好、消費時段和熱點地段等數據收集并反饋至后臺,對這些消費特征加以分析,將為新門店選址、研發新品提供依據。
在選取高品質咖啡豆、壓低咖啡價格之外,瑞幸的營銷還開啟了“燒錢模式”。在APP下單首單免費、買二送一、買五送五外加優惠券的活動,讓不少用戶聞風而來。過去6個月,瑞幸咖啡已有130萬用戶,每天新增用戶約7200多人。不過,照此計算,未來如果每天新增用戶不變,且當日新用戶全部發生購買行為,以一杯咖啡20元計算,單日補貼約14萬元。
在零售場景上,瑞幸采取密集開店加外送的策略,解決購買不便的問題。例如北京科技大學附近,正在籌備的luckin coffee門店就有5個。同時,瑞幸將店鋪分為四類。其中,旗艦店即S類店,設置為“豐富場景+堂食+外送”的模式;悠享店即A類店,設置為“豐富場景+堂食+外送”的模式;快取店即B類店,利用“簡配場景+自提+外送”的模式;而外賣廚房店即C類店,只做外送業務,不支持自提。瑞幸咖啡的外送服務由順豐快遞承接,其配送要求是服務門店方圓1.5公里,必須30分鐘內達;而從目前公布的數字來看,C類店已有231家,占比頗高。
瑞幸來勢洶洶,從2017年年底就開始向星巴克挖角,被業內調侃成“圍剿星巴克”。據統計,瑞幸已挖走星巴克北京市場約1/7的員工,部分高端手沖咖啡門店甚至挖走1/4員工;而相同崗位,瑞幸咖啡用高于星巴克三倍的工資挖人。
圖表2:瑞幸咖啡發展策略示意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瑞幸咖啡給自己的定位是高品質商業化咖啡,主打“高性價比”,面向職場人群和年輕一代消費者。不過,瑞幸咖啡的差異化很難通過定位來體現,因為它和大多數咖啡館相同——定位中高端消費人群的連鎖咖啡品牌;加之外賣業務對咖啡口感的影響、對利潤的壓縮,瑞幸咖啡激進的擴張方式背后也蘊藏著不確定性。
資本涌入咖啡競爭市場,行業核心壁壘能否被打破?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8-2023年中國咖啡廳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支撐眾多咖啡企業快速拓展市場的原因之一是中國巨大的、多層次的咖啡市場。據測算,到2020年中國咖啡行業市場規模將達到3000億元,到2025年這一數字將達到10000億。同時,相比美國人均每年消費400杯咖啡、日本&韓國人均每年消費200杯咖啡的水平,中國人均年消費咖啡只有5-6杯,只算國內一線城市,人均每年的咖啡消費也只有20杯。由此,國內咖啡市場的增量還有非常大的空間。
圖表3:2020-2025年中國咖啡行業市場規模預測及人均咖啡消費量對比(單位:億元,杯)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近兩年來,PE、VC資本涌動,嗅到了咖啡香氣的巨頭紛紛入局市場。從GREYBOX COFFEE到由心咖啡,再到眾多新業態咖啡品牌的定位,可以發現,精品咖啡、連鎖品牌成為市場的寵兒。
圖表4:近兩年內咖啡品牌重大融資事件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當前,中國咖啡市場仍然出于起步階段。結合2016年國內咖啡廳市場的閉店潮來看,相對眾多的咖啡競爭者,整個市場對咖啡需求的成長并沒有預想的那么快。另一方面,咖啡的價格普遍較高,這其實阻止了它成為全民飲品,甚至對比打車和外賣來說,咖啡或許并非剛需。
因此,對于咖啡這一品類來說,由品質支撐起來的品牌才是競爭的核心壁壘,規模和資本只是重要的因素。在咖啡存量市場上,咖啡用戶有一定的品牌忠誠度,因此通過口感、服務打造精品成為頭號問題。要做“高性價比”的咖啡,需要強大的供應鏈和資金;在增量方面,咖啡新生力量除了要與星巴克、Costa等咖啡連鎖巨頭競爭外,還需要從麥當勞等快餐店、飲品店、便利店手中競爭客源。這樣看來,瑞幸咖啡已經在供應鏈、資金、用戶增長上拔得頭籌;其他大多數受資品牌也有了資金、供應上的支持,但真正要站穩品牌的地位,還需時間與品質的沉淀。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