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汽車座椅行業發展現狀與競爭格局分析,國際廠商(含合資)仍占主導地位
汽車座椅技術要求高,占整車成本比例達到5%
座椅技術要求高,制造難度大,占整車成本較高。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8-2023年中國汽車座椅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一般轎車座椅平均價格在850-1050美元左右,中檔轎車在1400-1600美元左右,高檔甚至超過2000美元,對于很多手動擋轎車座椅的成本占整車成本比例達到5%,成為除發動機、變速箱之外成本最高的汽車零部件之一。
圖表1: 汽車生產成本結構比例圖(單位:%)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技術突破加配套升級,國內座椅廠商有望打入主流整車廠商供應鏈
技術突破加配套升級,自主座椅廠商從自主到合資穩步推進,打入主流整車廠商供應鏈。乘用車座椅技術壁壘較高,提高研發水平、提升產品層次是自主產品提高滲透率的關鍵。目前,天成自控已實現技術突破,切入眾泰、上汽乘用車和吉利的供應體系,產品滲透率逐步提升。與此同時,近年來合資廠商部分車型價格不斷下行,已降至和自主品牌相近區間,自主供應商有望借助機遇,憑借在自主品牌車企配套建立的品牌口碑和配套經驗,擇機進入合資廠商低價位車型配套體系,實現向上突破。此外,近年來合資整車廠成本壓力加大,而座椅較高的成本,也將成為整車廠商控制成本的關鍵,國內座椅廠商也有望通過性價比優勢打入合資整車廠配套體系。
圖表2: 自主汽車座椅總成供應商突破路徑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國內座椅行業空間體量龐大,為自主座椅廠商提供良好業績前景
假設未來幾年不會出現大幅波動,座椅市場規模增速將與汽車產量增速保持一致,據中汽協預測,2017-2018年汽車產量增速將保持在7.3%左右,結合前瞻產業研究院預測的汽車座椅市場規模數據,我們初步預計至2018年我國汽車座椅的市場規模將整體達635億元左右。
圖表3: 2011-2018年我國汽車座椅市場規模及預測(單位:億元)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根據我國汽車市場自主品牌乘用車和10萬元以下的乘用車未來幾年的銷量增速預測,以及平均2700元/套座椅總成的價格,我們分別預測其對應的座椅市場規模:至2020年,自主品牌乘用車座椅規模有望突破360億元,其中10萬元以下乘用車(自主品牌+合資品牌+外資品牌)座椅市場規模有望達突破330億元,廣闊的市場空間利于培育出行業巨頭。
圖表4:2017-2020年我國自主品牌座椅市場規模及預測(單位:億元)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國內座椅市場競爭格局:國際廠商(含合資)占主導
在國內座椅市場,國際廠商(含合資)占主導。上汽大眾最大供應商是上海延鋒安道拓和西德科,延鋒安道拓同時又是上汽通用和一汽大眾的最大供應商,截止到2017年末,延鋒安道拓已擁有遍及全國的81個生產基地和64家工廠。李爾在中國也擴張迅速,不僅提供乘用車座椅,還涉及商用車業務。日韓整車廠商基本配套本國座椅企業,豐田、本田和日產的座椅供應主要由日本的座椅廠商豐田紡織、泰極及提愛思供應,其中豐田紡織是日本座椅企業中規模最大,技術最具優勢的行業龍頭。
圖表5:2017年國內主要整車廠商配套座椅供應商(單位:萬輛)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主要分析了中國汽車座椅行業的發展環境;世界汽車座椅行業的發展情況;中國汽車座椅行業的發展情況;汽車座椅行業的市場競爭狀況;汽車座椅行業細分市場;汽車座椅...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