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國民用建筑行業現狀及發展趨勢分析 2025年裝配式建筑市場容量達5萬億
民用建筑分類:分為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兩大類
根據《民用建筑設計通則》(GB 50352-2005):民用建筑 (Civil Building),供人們居住和進行公共活動的建筑的總稱,按使用功能可分為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兩大類。
圖表1: 民用建筑分類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前瞻經濟學人APP
行業發展現狀:2017年全年全社會建筑業增加值55689億元
在國內經濟持續高速增長的帶動下,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平均超過了20%。國內宏觀經濟和固定資產投資的較快增長奠定了民用建筑行業的長期成長性。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8-2023年中國民用建筑行業發展前景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2017年全年全社會建筑業增加值55689億元,比上年增長4.3%。
圖表2: 2011-2017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趨勢(單位:億元,%)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前瞻經濟學人APP
圖表3: 2011-2017年中國建筑業增加值增長趨勢(單位:億元,%)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前瞻經濟學人APP
細分市場:住宅投資上升,辦公樓投資下降
2017年房地產開發投資109799億元,比上年增長7.0%。其中住宅投資75148億元,增長9.4%;辦公樓投資6761億元,增長3.5%;商業營業用房投資15640億元,下降1.2%。全年全國城鎮棚戶區住房改造開工609萬套,棚戶區改造基本建成604萬套,公租房基本建成82萬套。全年全國農村地區建檔立卡貧困戶危房改造152.5萬戶。
圖表4: 2017年房地產開發和銷售主要指標及其增長速度(單位:億元,%)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前瞻經濟學人APP
民用建筑發展趨勢一:裝配式建筑比例有望達30%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建筑業持續健康發展的意見》提出:堅持標準化設計、工廠化生產、裝配化施工、一體化裝修、信息化管理、智能化應用,推動建造方式創新,大力發展裝配式混凝土和鋼結構建筑,在具備條件的地方倡導發展現代木結構建筑,不斷提高裝配式建筑在新建建筑中的比例;力爭用10年左右的時間,使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積的比例達到30%;在新建建筑和既有建筑改造中推廣普及智能化應用,完善智能化系統運行維護機制,實現建筑舒適安全、節能高效。
前瞻產業研究院《2018-2023年中國裝配式建筑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規劃深度分析報告》預計,按照《“十三五”裝配式建筑行動方案》對“2020年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積比例達15%以上”的要求測算,2020年裝配式建筑面積有望超過80000萬平方米,以每平米2500元測算,市場規模將超過20000億元。
另外,按照政策的普遍要求,未來十年內裝配式建筑將占新建建筑面積30%的比例,新增房地產需求較多的地區也是裝配式建筑推進力度較多的地區,預測新增住宅面積每年提高3%,以10年為周期,以現有的裝配式建筑平均價格計算,2025年的市場規模將達到47000億元。
圖表5: 2017-2027年中國裝配式建筑比例(單位: %)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前瞻經濟學人APP
民用建筑發展趨勢二:建筑行業信息化水平提升空間大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建筑業持續健康發展的意見》提出:加快先進建造設備、智能設備的研發、制造和推廣應用,提升各類施工機具的性能和效率,提高機械化施工程度。限制和淘汰落后、危險工藝工法,保障生產施工安全。積極支持建筑業科研工作,大幅提高技術創新對產業發展的貢獻率。加快推進建筑信息模型(BIM)技術在規劃、勘察、設計、施工和運營維護全過程的集成應用,實現工程建設項目全生命周期數據共享和信息化管理,為項目方案優化和科學決策提供依據,促進建筑業提質增效。
我國建筑業體量大但信息化水平低,存在較大提升空間。建筑業是我國經濟支柱型產業,近年來保持著良好的增長態勢,在國內 GDP 中的比重一直保持在 6%以上,2016 年我國建筑業總產值達到 19.36 萬億,其中建筑業增加值達到 4.95 萬億,超越美國位居全球第一。但與此相對的是,我國建筑業信息化率僅約為 0.03%,與國際建筑業信息化率 0.3%的平均水平相比差距高達 10 倍左右。基于我國建筑業現有的龐大體量測算,信息化率每提升 0.1%個百分點就將帶來近 200 億的增量市場,未來提升空間巨大。
圖表6:我國建筑信息化水平與國際平均水平對比(單位:%)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前瞻經濟學人APP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裝配式建筑行業的發展背景、供需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裝配式建筑行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裝配式建筑行...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