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月子中心未來發展趨勢與前景預測【組圖】
2018年中國月子中心發展前景預測
當前,隨著80、90婚育高峰期的到來和單獨二孩政策的放開,為月子中心的發展帶來了無限商機。據統計,單獨二孩政策使得每年新生嬰兒增長多200-300萬人,而考慮二孩的多為經濟實力較強的人群。對于母嬰護理服務的需求大,且消費能力較強。
從市場規模來看,我國母嬰市場每年約有800億元的市場規模。而月子中心作為新興的“坐月子”選擇,目前市場滲透率較低,仍存在較大的成長空間。
在競爭格局方面,目前我國月子中心行業市場集中度低、區域特征明顯,隨著大量資本紛紛進入,一線城市的競爭日趨激烈,中小城市的市場潛力亟待釋放。
綜合上述分析,在新生人口紅利、消費水平提升、消費觀念轉變、產業政策出臺等多重因素的推動下,月子市場規模將持續增大。
目前,北上廣深這類一線城市住月子中心的產婦比例在5%-8%左右,其他地區只有不足3%的產婦選擇月子中心,比起臺灣63%的數字,大陸城市月子中心的滲透率低得可憐。隨著居民收入和健康意識的不斷提高,更多普通消費人群的潛在需求越來越多地被挖掘出來,行業受眾逐步向中端人群擴展,月子中心的普及程度和市場滲透率將逐漸上升。
前瞻產業研究院《2018-2023年中國月子中心行業市場需求與投資規劃分析報告》假設到2022年,北、廣、深的滲透率上升至18%,由于上海月子中心數量更多、需求更大,假定其滲透率上升至20%;32個二線城市的滲透率為10%,其他經濟較發達城市的滲透率為8%,三線城市的滲透率為3%,按照目前主流月子中心服務價格(3-6萬元/月)平穩增長計算,2022年全國月子中心的市場容量達到350億元。
圖表1:2022年月子中心市場容量測算(單位:萬人,%,萬元,億元)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2018年中國月子中心未來發展趨勢
1、監管趨勢預測
月子中心產業目前在我國處于發展初期階段,尚未有完善的監管機制,市場準入門檻較低,以至于出現企業質量良莠不齊的現狀。借鑒臺灣地區月子中心行業的發展經驗,未來行業標準和監管政策將會趨于嚴格。
行業監管及審批機制不完善,導致行業魚龍混雜服務能力高低不一。月子中心作為產婦分娩后第一站,應該滿足產婦及新生兒寶寶最基本的醫療護理需求。在此基礎上提供身心的康復調理,美療保健等服務。監管部門對于月子中心到底是“醫、護、養”的定性方面還未明確,應該做好最保守的能力建設來應對政策變動的不確定性。
2、價格趨勢預測
市面上的月子中心大多還屬于中高價產品,隨著市場化程度的提高,將會出現一批"攪局"優質低價型月子會所形態(七天如家模式)。通過內部的運營水平將月子房服務成本打包降低,以量取勝聚集客戶及口碑再尋求其他盈利點。形成市場高中低檔的均衡化發展。
3、競爭趨勢預測
伴隨著下游市場需求的增長,預計未來幾年我國月子中心數量仍將保持快速增長,市場競爭趨于白熱化。此外,目前月子中心還沒有出現絕對的領導者企業,占據市場份額最大的機構不足行業規模的百分之一,市場集中度低,上升空間大,預計2018-2020年將是行業格局定性的基礎時期。隨著行業監管和市場競爭的加劇,行業將在此期間迎來第一輪洗牌。屆時,行業內規模和資源優勢較為明顯的企業將進一步占據市場主導權,行業集中度將有所提高。
此外,隨著國內月子中心行業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境外母嬰健康、營養和教育品牌會考慮加入中國市場與中國月子中心達成合作。這也將加劇國內母嬰產品和嬰幼兒教育市場的競爭。
圖表2:未來月子中心競爭趨勢分析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月子中心行業的發展背景、供需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月子中心行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月子中心行業未來...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