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拜電動單車面世,共享單車的新發展?
2018年1月5日,摩拜電動單車面世,在廣漢率先試點,目前全國市場上僅有的6輛均在廣漢。廣漢成為全國首個引進摩拜電動單車的城市,首批100輛預計于1月14日左右投放,1月底預計投入1000輛。
摩拜電單車與傳統電力車模式不同,摩拜采用的是“充電寶+單車”的方式,用戶擁有一塊摩拜專屬的移動電源(能量芯)可插拔、可單獨給手機充電并來驅動單車,如果沒有這塊“能量芯”,也可以像普通單車來騎行。
2017年,共享單車的資本游戲在多家共享單車公司倒閉或者跑路中逐漸平靜,市場中基本上只剩下了摩拜和OFO兩家共享單車存在。而2018年初,摩拜共享電動單車的面世,從“最后的一公里”延伸至“最后十公里”,是否又會引起一波共享單車熱呢?
1、摩拜“共享單車+共享充電寶”模式擴充市場用戶
共享單車在經過2017年的市場大調整之后,市場已經逐步穩定,從多個競爭者調整至幾個主要品牌的競爭。從整體的發展規模上來看,2017年,我國共享單車的市場規模預計為102.8億元,而到2020年,我國共享單車的市場規模將會突破250億元。
圖表1:2016-2020年我國共享單車的市場規模及預測(單位:億元,%)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從用戶規模上來看,2016年,我國共享充電寶和共享單車的用戶規模均在3000萬人左右,而根據2017年的整體發展情況來看,從2017年的快速增長之后,2018-2020年,我國共享經濟的增長速度將會趨于穩定。
從增長速度來看,共享單車相比于共享充電寶呈現出更大的發展潛力,摩拜推出“共享單車+共享充電寶”的共享電動單車模式,從一方面是想把“城市最后一公里”擴延至“城市最后十公里”來增強自身的競爭實力,從另一方面也是看好共享充電寶的發展前景,利用自身共享單車已有的用戶優勢,積累更多的用戶。
圖表2:中國共享充電寶和共享單車用戶規模及預測(單位:億人)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2、共享電動單車市場環境尚未成熟
共享電單車的推出,摩拜不是第一個。2016年起已經陸續有共享電單車產品出現:小鹿單車、小蜜單車、7號單車、享騎等等,路邊已經有了不下十幾家的電單車品牌。但是共享電單車并不是那么受歡迎,曾經有小蜜電單車、電斑馬等幾款共享單車投放北京、鄭州、深圳等地,但是迅速被叫停,叫停原因是因為這些品牌投放的電動車為“超標車”,并不符合國家《電動自行車通用技術條件》的要求,存在嚴重的超速、超重的隱患。
電單車投放的標準要比單車要高更多。在一線城市中,由于交通較為發達,對于共享電單車的投放要求也就更大,相對來說,共享企業投放共享電單車的成功率也就更低;相比于一線城市而言,二三線城市交通壓力較小,可容納性較高,對于中短途的交通需求也會更大。
圖表3:共享電單車市場環境尚未成熟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總體來看,電斑馬、小鹿單車等投放的共享電單車在選型、設計、投放區域等方面也存在著一定的局限性。目前除了摩拜,ofo、哈羅單車也都已經在朝電單車業務的方向傾斜,并且依托獨特的設計,成功在一些城市進行投放。
3、共享電單車有望成為共享單車困局的突破口
經歷了快速洗牌,并且快進入尾聲的共享單車行業,在2017年的話題中更多的則是一些問題的暴露:安全問題、維護問題、回收問題、押金問題以及倒閉風波,并且共享單車的市場也接近飽和,但是還沒有看到共享單車的盈利。這些現象的出現在很大程度上都共享單車的困局。
而相比于共享單車,電單車在制造成本、維護成本上無疑會更大。加上充電場景的落地,城市對于共享電單車的投放限制以及例如電斑馬、小鹿單車等共享電單車的落地失敗等種種不利因素,導致共享電單車的出路仍然不明顯。
借鑒于之前的投放失敗案例,摩拜和OFO在設計上顯得更加輕薄和簡單,擁有高效的電力轉換以及輕薄的重量,符合城市共享單車的投放質量標準,特別是摩拜的“充電寶+單車”模式讓人耳目一新,不過,OFO和摩拜的充電場景的設計雖然輕巧,但是這種方式仍然有待改進。
從整體規模上來看,依托于我國智慧出行體系的完善,共享單車和共享電單車作為“城市的最后出行距離”,在整個體系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未來前景無疑是廣闊的。共享單車雖為困局,但隨著相應的監管體系的建立,以共享電單車為主要代表的新模式將會繼續帶動共享單車的發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第1章分析了中國共享單車行業的發展環境;第2章對國內共享單車行業的發展狀況、投資回報、發展痛點、需求調研進行了分析;第3章對中國共享單車的競爭格局、融資情...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