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公司加快布局養老社區 保險資金“轉戰”養老服務
政策鼓勵保險企業參與養老服務產業
2017年6月29日,《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快發展商業養老保險的若干意見》正式印發,《意見》提出支持商業保險機構為個人和家庭提供個性化差異化養老保障,要“鼓勵商業保險機構投資養老服務產業”和“支持商業保險機構為養老機構提供風險保障服務”。
早在2013年,國務院印發的《關于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若干意見》文件中就曾指出“支持符合條件的保險機構投資養老服務產業,促進保險服務業與養老服務業融合發展”,為保險公司與養老產業的發展提供了明確的政策支持。
之后在2014年發布《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現代保險服務業的若干意見》以及《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快發展商業健康保險的若干意見》中再次強調這一點。
圖表1:截至2017年鼓勵保險企業參與養老服務產業的主要政策匯總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可以看到,政策對于險資進入養老服務業是非常積極的,這主要是由于保險企業非常適合發展機構養老,養老社區是重資產、長周期、低回報的產業,保險業有價值觀和理念的支撐,有長線資金配置的需求,相較于其他資本,兩個產業的聯合是“天造地合”。
保險機構在醫療、健康、養老等保險業務方面具有很大優勢,保險資金的特點是期限長、規模大、來源穩定,注重長期投資、價值投資、穩健投資和責任投資。這決定了保險資金在現在和未來都將是養老產業投資和養老基金管理的重要力量。
圖表2:保險公司投資養老服務產業的優勢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保險公司投資養老服務產業,可以采用多種途徑。如:一是可以通過在養老領域的不動產投資來實現保險資金的保值增值;二是可以延伸產業鏈,通過深度挖掘保險公司現有客戶的保險需求,將傳統養老險、健康險與入住養老社區相結合,打造保單實物化;三是保險公司投資的養老社區可以通過自身穩健經營獲取良好的長期收益。
保險公司加快布局養老社區
在政策的鼓勵下,眾多保險公司均表示將以“打通上下游服務產業鏈”的發展方式,推出差異化的、為不同需求的老年人量身定制的養老社區機構,同時探索商業保險機構與各類養老機構合作的模式,發展適應養老機構經營管理風險要求的綜合責任保險,提升養老機構運營效率和穩健性。
2009年泰康人壽經保監會批準,獲得保險業內首個養老社區投資試點資格,之后泰康之家在北京、上海、廣州、三亞等地快速實現了旗艦養老社區項目的落地。
泰康之家的發展是我國保險業參與養老社區建設的一個縮影,中國人壽、合眾人壽、中國平安、中國太保等等保險機構均在養老服務方面進行了布局。
圖表3:保險公司在養老服務產業的布局對比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保險資金“轉戰”養老服務
可以看出,保險業已將視野逐漸從提供單一的保險產品向提供專業養老服務轉變,有力增加了養老服務供給。據中國保險資產管理業協會數統計,截至目前,保險業共有8家保險公司投資了28個保險養老社區項目,計劃投資金額近670億元,實際已投資金額超過237億元,全部建成時可以提供33萬張床位。
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7-2022年中國養老保險行業市場需求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預計,到2020年保險機構向養老服務領域的直接投資規模可達到1-3.5萬億元,按照國際護理組織每個服務人員同時照顧2個老人的計算口徑,可提供150-300萬個直接就業崗位。
此外,在支持醫療健康與養老融合方面也取得重要進展,部分大中型保險機構正在積極運用各種投資工具,包括股權、債權、產業投資基金等方式,參與公立醫院和醫療健康設施的建設,不斷創新醫療健康及養老產業的發展模式。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盡管目前壽險市場上平衡現在與未來現金流功能的理財產品眾多,但專注于退休養老的專業養老保險產品卻很少;年金市場規模相對較小,卻吸引了大批相關機構的青睞。隨著養老...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