胚胎基因編輯!是里程碑還是毀滅人性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了解到,俄勒岡衛生科學大學學者舒赫拉特·米塔利波夫的實驗室利用CRISPR基因編輯技術,修改了大量人類的單細胞胚胎的基因。這是美國科學家首次編輯了人類胚胎基因。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有專家認為,這一事件將會是基因編輯的一個重大突破;但是同時,也有專家認為,這一事件有悖于人性的正常發展。
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什么是基因編輯?根據百度百科記載:“基因編輯技術指能夠讓人類對目標基因進行編輯,實現對特定DNA片段的敲除、加入等。”簡而言之,通過基因編輯這個技術,未來人類就可以自主的對自己的基因進行選擇。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其次,根據科學家表示,基因編輯技術能治愈在醫療領域里的眾多難題。在20世紀70年代以前,人們從來沒有想過,這串復雜的源代碼,能被人為地改變;人們也從來沒有嘗試過,用改變基因的方法,來治療血友病、色盲、肌肉萎縮癥等基因病。
那現在的技術是真的能實現我們想要的效果嗎?如果投資人想要投資基因編輯技術相關的公司,應該注意一些什么呢?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在基因編輯領域,很多年前就已經出現了包括基于鋅指核酸內切酶和TAL效應因子在內的精準有效的基因編輯技術。但是在操作簡單、成本較低的CRISPR技術的出現以后,才真正的驅動基因編輯技術市場的發展,或者說是因CRISPR技術的出現才真正的建立了基因編輯技術市場。但是CRISPR技術也仍然面臨著在體外傳輸過程復雜、需要拖把編輯等問題限制其發展。
據了解,基因編輯技術在許多領域中具有許多商業應用價值,比如,HIV / AIDS治療、抗除草劑的蕓苔植物的開發、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的治療等等。據前瞻研究院了解,基因編輯的技術如果發展起來,將會帶動產業鏈上下游的興起,比如,基因編輯工具、試劑、服務、模型等等。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因此,如果要從經濟學的角度來看,似乎基因編輯的經濟效益要“利大于弊”。就拿HPV這個病來舉例,HPV疫苗在過去已經是非常成熟了,但是如果感染了HPV就很難被治愈了,但是現在由于基因編輯的技術得到了重大的突破,可以向人體導入具有“治愈”的CRISPR基因段,CRISPR基因段可以進行自我復制,而使得患有HPV的患者治愈。從這個角度來看,是“利大于弊”。
但是,從哲學家的角度來看,人類如果利用基因編輯技術自主的選擇自己小孩的“屬性”,比如樣貌、好脾氣、好性格、聰慧等等優秀的“天賦”,也有違背“天意”之說。
無論如何,我衷心的祝?;蚓庉嫾夹g能夠發展起來,造福人類,但是同時,我們也呼吁相關的法律法規能夠同時建立起來,保護公民的權利。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