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說納米機器人開啟了醫療新紀元
什么是納米機器人?百度百科上記載:“納米機器人,是機器人工程學的一種新興科技,納米機器人的研制屬于分子納米技術的范疇,它根據分子水平的生物學原理為設計原型,設計制造可對納米空間進行操作的功能分子器件”。
簡而言之,納米機器人就是可以用“主動”的方式進入人體內任何特定目標的醫療治療工具。到達目標后,這些小機器就可以發揮作用,比如輸送藥物或者實時的了解到藥物的進展情況。在完成這些目標后,納米機器人可以被不留痕跡的降解。
從經濟研究員的角度來看,這或許將會是一次非常有價值的投資。納米機器人涵蓋生物系統與機械系統兩大跨界學科。不僅僅可以用作整容手術,也可以有效的治療癌癥。諾貝爾獎得主理論物理學家理查德-費曼曾說過,“納米機器人將會吞下外科醫生”。而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了解到,如果納米機器人項目開展順利,到2021年的市場規模會達到3977億美元。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而僅僅從醫學這個應用領域來看,納米機器人也大有可為。比如說,納米機器人可以利用納米機器將獲取的碳原子逐個組織起來,變成精美的金剛石;將二氧化物分子重新分解為原來的組成部分;在人血中放入納米巡航工具,它能自動尋找沉積于靜脈血管壁上的膽固醇,然后將它們一一分解;將來納米機器能夠把草地上剪下來的草變成面包……
但是從哲學與社會學家的角度來看,納米機器人也是備受爭議的一項醫學項目。哲學家巧妙的引用了德雷克斯勒的《造物引擎》的觀點:“納米技術可能的危險要大于它的益處”。原因是因為,如果納米機器人掌握了主動權,可以進行自動的自我復制,一開始的速度很慢,當達到足夠多的量的時候將會指數型的快速自我復制。假如納米機器人忘記停止復制,會發生什么?如果沒有一些內建的停止信號,納米機器人忘記停止復制,這種災難的可能后果將會是無法計算的。納米機器人在人體內快速復制,能夠比癌癥擴散還要快地布滿正常組織;一個發瘋的制造食物機器人能夠把地球的整個生物圈變成一塊巨大的奶酪。
有專家指出,納米機器人還需要20年才能初步實現應用,我們到底離納米機器人有多遠的距離呢?
本人認為,納米機器人目前需要解決的問題有兩個,一個是動力問題,另一個是定位問題。
首先來看動力問題。眾所周知,普通的藥物能輕松的進入到血液里,這種方式既能達到他們想要達到的目的地,也能達到副作用的目的地。因此如何引導納米機器人達到想要到達的目的地是一個業界都關注的問題。目前來看,磁場和超聲波是大家主流采取的方式。從下表可以看出,無論是使用磁場還是超聲波的方式,缺點都十分明顯,那就是需要外部的引導。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外部的引導必然不會是永久的采納的方式,那么存在“主動”的解決動力的方式嗎?顯然,納米機器人需要使用的動力方式是化學染料,但是毒性問題仍然需要引起我們的關注。
當然,拋開動力問題不談,納米機器人如何導航也是一個值得注意的關鍵點。我們如何能做到讓納米機器人到達我們想要它們到達的地方呢?據前瞻產業研究院了解到,目前還沒有一個納米機器人可以進行導航,但是有一個折中的辦法,那就是,讓納米藥物在正確的環境中激活。
總之,讓我們來回顧一下,納米機器人為什么開啟了醫療的新紀元呢?那是由于納米機器人可以有望利用主動的方式幫我們解決細胞中特定的疾病,簡稱是癌癥的福音。但是目前納米機器人的進展仍然面臨問題重重,主要的問題是動力以及導航問題。因此,從創業的角度來看,推動納米機器人的項目不亞于賈躍亭造汽車,如果順利的話,將會達到史玉柱的高度。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