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世界的"人鬼情未了",人工智能帶給你的意想不到!
2017年7月25日,一則新聞讓筆者吃驚不已:美國《紐約時報》記者詹姆斯弗拉霍(JamesVlahos)設計出了一款聊天程序,實現了與已故父親的交流對話!據悉,他是借助Pullstring平臺,設計出了專屬的聊天機器人程序,該程序以上傳的9萬余詞語為基礎,由弗拉霍設定出針對某些語句接近父親風格的回答,以此實現與去世父親的虛擬交流。真是匪夷所思!人工智能竟已經到了可以實現"生死對話"的地步了!
"新一代人工智能"即將啟程
人工智能如此之強大,它將不僅在生活領域給我們帶來意想不到的驚喜,在其他各個領域也將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為此,2017年7月20日,國務院發布了《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規劃提出了我國人工智能未來三步走目標:
圖表1:我國新一代人工智能三步走戰略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為"虎"添翼,人工智能政策頻出臺
人工智能行業的突飛猛進離不開國家政策的支持,早在2015年7月,我國就將人工智能劃入到國家發展戰略當中,近年來,我國不斷頒布政策、實施規劃,發展人工智能是勢在必行。
歷年來國家人工智能相關政策一覽
圖表2:2015-2017年國家人工智能相關政策一覽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投融資助力,人工智能東風已備
人工智能如此快速的發展主要得益于越來越多投資者的加入。據麥肯錫人工智能投資者調查報告顯示,全球人工智能投資正在快速增長,其中谷歌和百度等數字巨頭是主導者。從全球范圍看,估計2016年科技巨頭在人工智能上投入了200億到300億美元,其中90%花在了研發和部署上,另外10%則花在了人工智能并購上。
在中國方面,2013-2016年中,人工智能領域的融資額不斷增長,其中鏡云智能目前已經實現融資額2億美元左右。排名前三十的人工智能企業中,融資額在千萬美元以上的有11家,分別是鏡云智能、出門問問、云知聲、思必馳和中譯語通。其他20多家企業主體融資規模在千萬美元以內。
圖表3:2013-2016年中國人工智能企業融資情況(排名前三十)(單位:百萬美元)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從融資次數來看,2016-2017年2月,我國人工智能領域融資次數呈現出下降的趨勢,由2016年最高峰的39起,下降到2017年1月份的5起。但總體融資額卻依然保持強勁勢頭。
圖表4:2016-2017年中國人工智能領域融資次數變化(單位:起)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人工智能規模已達百億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7-2022年中國人工智能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顯示,2015年,我國人工智能產業規模為69.3億元,同比增長42.7%;2016年我國人工智能產業規模達到95.6億元,同比增長37.9%。
隨著相關政策的加速落地,我國人工智能產業已步入新的發展階段。當前人工智能行業基礎條件已經具備,隨著深度學習算法日趨成熟以及數據資源的加速增長,人工智能技術有望不斷提升,機器視覺和自然語音處理等人工智能技術將迎來發展新機遇,預計到2018年,我國人工智能產業規模將達到203.3億元。
圖表5:2014-2018年中國人工智能產業規模及預測(單位:億元)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行業痛點紛呈,仍需尋求解決之道
人工智能屬于高新科技,行業技術水平決定行業發展程度。而由于我國的人工智能起步晚、發展歷程短,在基礎理論、核心算法、關鍵設備、高端芯片等關鍵技術方面仍較德日美落后,重大產品和系統方面的原始創新成果還比較少,這些關鍵技術的缺失對于我國人工智能的發展是硬傷。
行業的發展離不開技術,更離不開人才。尤其在人工智能領域,更需要高精尖端人才。而目前,我國在該領域的人才規模上仍較小,且現有的人才在質量上參差不齊,無法滿足行業發展的需要。因此,我國應加快人工智能人才的培養,提升人才儲備量。
技術的落后加之人才的不足使得我國在人工智能領域的發展受限,人工智能產業化程度較低。國內除百度在人工智能領域具有國際影響力之外,其他企業仍處于后發狀態,人工智能產業生態圈的建立仍需時日。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人工智能行業的發展背景、供需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人工智能行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人工智能行業未來...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