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需帶動下,我國健身器材市場開始轉暖
在上一篇文章《2016年體育用品行業發展現狀一覽》中,我們了解到,在政策紅利、全民健身熱潮、“互聯網+”等因素的推動下,2016年我國體育用品行業開始出現轉暖的趨勢。那么,作為體育用品產業重要子類的健身器材市場,又在發生怎么樣的變化呢?
1、健身器材市場開始轉暖
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2016年我國健身器材市場實現營收為368.01億元,較2015年的335.39億元同比增長了9.73%,增速較2015年上升了6.5個百分點,健身器材市場開始轉暖。
圖表1:2007-2016年訓練健身器材制造業銷售收入變化趨勢圖(單位:億元,%)
資料來源:國家統計局 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筆者分析認為,健身器材市場出現轉暖的趨勢,主要原因有以下幾個:
(1)全民健身熱潮的推動
2014年,國務院印發《關于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干意見》,將全民健身上升為國家戰略。通過推行全民健身計劃,我國全民健身活動蓬勃開展,體育健身成為更多人的生活方式。根據公開資料顯示,目前我國經常健身的人群已經突破3.85億人,龐大的健身人口將持續推動健身器材行業的發展。
(2)健身俱樂部的普及
健身器材市場的回暖,還要得益于健身俱樂部的普及。健身俱樂部的快速發展提高了人們的健身意識,促進了健身人群對健身器材的消費,拉動了健身器材行業的發展。根據公開資料顯示,2015年我國健身俱樂部數量同比增長超過20%,達到4425家,健身俱樂部會員達到了663.77萬人。在健身俱樂部的推動下,新的一輪健身潮正在興起。
圖表2:2008-2015年我國健身俱樂部數量變化趨勢圖(單位:家,%)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 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圖表3:2008-2015年我國健身俱樂部會員人數變化趨勢圖(單位:萬人,%)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 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3)政策驅動
毫無疑問,近期先后出臺的重大政策,諸如《關于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干意見》、《全民健身計劃(2016—2020年)》、《體育產業發展“十三五”規劃》等,對健身器材市場同樣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2、外需持續下降,美國依然是主要出口市場
根據海關總署的統計數據顯示,2016年我國健身器材出口金額為26.60億美元,較2015年同比下降2.45%,繼續出現下滑的趨勢。這主要是由于兩個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其一是受國際經濟形勢不景氣的影響,外需出現萎縮;其二是,在國內政策紅利的大背景下,部分廠商將市場轉向國內,減少了出口額。
從出口地分布來看,美國、英國、德國、日本、荷蘭、西班牙等西方發達國家是我國健身器材的主要出口市場。其中,2016年我國健身器材在美國市場的出口額達到9.18億美元,占到出口總額的34.49%,仍舊為健身器材第一大出口市場。
圖表4:2011-2016年我國健身器材出口額變化趨勢圖(單位:億美元)
資料來源:海關總署 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圖表5:2016年我國健身器材出口地分布示意圖(單位:%)
資料來源:海關總署 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3、2020年有望突破500億元
從發展潛力來看,與歐美等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的健身器材產品在家庭的普及率及用于健身運動的人均消費還很低,未來增長空間較大;
從發展環境來看,伴隨著《關于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干意見》、《全民健身計劃(2016—2020年)》、《體育產業發展“十三五”規劃》等政策的實施,健身器材市場的政策力度不斷加大,發展環境逐步向好;再加上健身人群數量的增長以及健身俱樂部的不斷普及,前瞻預計未來我國健身器材市場將保持9%的增長速度,到2020年市場規模有望突破500億元。
圖表6:我國健身器材市場規模預測(單位:億元,%)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健身器材行業的發展背景、供需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健身器材行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健身器材行業未來...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