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房股迭創新高,對房地產行業新觀點
內房股是指在香港上市的,主要業務卻是在大陸的,而且還是在大陸注冊的房地產公司。主要有恒大、中海、碧桂園、華潤等。正當A股端午休市之時,內房股紛紛暴漲。尤其是中國恒大大漲22.78%,繼續創出歷史新高。
圖表1:主要內房股一覽
數據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如果按年算,中國恒大2017年已經上漲了215%,漲幅尤其驚人;融創中國2017年至今漲幅剛好達100%;碧桂園2017年至今漲幅達117%。
“馬太效應”在房地產行業表現明顯:
我們曾在手機供應鏈行業談到過“馬太效應”,在整體智能手機增速有限的情況下,一些龍頭公司業績卻增幅較大,持續性良好。現在在中國房地產行業這種趨勢同樣明顯。
2017年4月份70個城市中有30個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價格漲幅比上月回落,比3月份增加6個,回落城市中23個為一二線城市。1-4月,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為41655萬平方米,同比增長15.7%,增幅1-3月收窄3.8個百分點;銷售額為33223億元,同比增長20.1%,較1-3月收窄5.0個百分點。其中,住宅銷售面積為36525萬平方米,同比增長13.0%,銷售額為27951億元,同比增長16.1%;辦公樓銷售面積同比增長49.3%,銷售額同比增長50.4%;商業營業用房銷售面積同比增長30.6%,銷售額同比增長41.4%。商品房銷售額及銷售面積增幅均持續收窄,隨著調控政策持續加碼及擴圍,市場成交持續回落。
在行業銷售增速下滑的同時,龍頭房企的銷售數據卻表現亮眼,中國恒大4月銷售額378.5億元,同比大增64.1%,碧桂園4月銷售額535.0億元,同比大增142.6%,萬科4月銷售額418.9億元,同比增長17.5%。
政策調控因城施策、銀行信貸逐步收緊進一步強化了龍頭房企的優勢,市場集中度提升十分顯著。龍頭房地產企業銷量表現優異,市場蛋糕并沒有擴大,自然小企業群體日子并不好過。
棚戶區政策落地,房地產行業迎來長期利好:
中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副部長陸克華26日在國務院政策吹風會上表示,中國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2018-2020年再改造各類棚戶區1500萬套。
國務院常務會議上,政府計劃在2018-2020年繼續推進1500萬套(平均每年500萬套)的棚改計劃,雖然年均改造計劃較過去三年有所下降,但棚戶區改造總規模還是超過前期800萬套市場預期。貨幣化安置比例方面,16年大幅提升至48.5%,17年根據各省情況推算,全國根底貨幣化安置比例在50%-60%之間。
“限購壓力”難阻龍頭地產股步伐,A股地產股或迎價值重估:
圖表2:A股地產龍頭股一覽
數據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的《2017-2022年中國房地產行業市場需求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分析,為了控制房價的資產泡沫,政府對房屋銷售過程控制較強,有調控壓力的城市銷售數據失真特征明顯,數據增速回落并不能說明行業下行。購房需求只是被壓抑而并未發生預期的轉變,企業拿地持續火爆、政府力挺貨幣化安置、強化舊改和棚改,更突顯了房地產的真實情況。我們認為,房地產行業龍頭公司將在未來的激蕩中獲得更多的市場份額。而A股中的地產龍頭股可能會跟隨港股內房股的腳步,迎來價值重估。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房地產行業的發展背景、供需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房地產行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房地產行業未來的發展...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