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信息化浪潮下 行業競爭深度分析
自2009年新醫改正式啟動以來,我國醫療信息化市場保持較快的發展速度。醫療機構正在實現部門級應用向院級應用轉變、而衛生管理部門正在探索區域醫療衛生管理的信息化途徑,電子健康檔案與電子病歷等一系列標準規范的出臺進一步刺激了行業信息化應用投資的加速,眾多廠商積極成立面向醫療行業的專門部門提供相應解決方案,以期在行業整體增長中捕獲市場機會。
縱觀中國醫療信息化市場,從1993年起步至今,我國醫療IT行業競爭也大概可以分為三個發展階段:第一階段是大批做HIS的獨立軟件開發商(ISV)蜂擁出現;第二階段是在價格戰和不成熟的市場中,大批ISV倒掉;第三個階段則是國外公司介入。
目前國內的獨立軟件商或者系統集成商在醫療信息化建設中仍然處于主導地位。醫療信息化具有比較鮮明的中國特色,本土廠商對于中國醫療行業現狀的解決方案更加熟悉并且能夠在此基礎上進行創新,對用戶需求掌握的更加透徹,這些都使得他們更能獲得醫療用戶的青睞和認可。
但隨著中國醫療IT市場的快速增長,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國外廠商關注。在國際廠商中,除了英特爾把數字醫療單拿出來,作為與數字企業、移動市場并列的行業市場外,其他如IBM、Oracle、思科等都成立專業的醫療行業部門。這些國外公司的進入無疑使得醫療信息化市場的競爭態勢變得更加如火如荼。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6-2021年中國醫療信息化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對我國醫療信息化行業的競爭情況進行了深入分析。
我國醫療信息化行業競爭格局
國內醫療信息化市場活躍著為數眾多、規模不等的系統供應商。其中,硬件系統供應商相對集中,而軟件系統供應商則比較分散。所提供的產品在價格(有的產品可以免費下載使用)、系統可靠性等方面差別明顯。按競爭力劃分,國內醫療信息系統供應商可分為“三大陣營”,競爭力依次遞減。
圖表1:國內醫療信息化市場競爭格局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從下面的圖表中可以看出,不同陣營的競爭者所具有的競爭力、面向客戶、提供服務等均有所不同。
圖表2:國內醫療信息化市場企業競爭力評價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我國醫療信息化行業市場集中度
目前醫療衛生領域醫療信息化及軟件生產供應商較多,約在600家左右,其中大型供應商占比15%,中型占60%,小型占25%。在全國醫療信息化聯盟最新的一份調查數據中,在全國866項醫療信息化市場中標信息統計中,中標規模排名前七的企業的占比合計28.8%,預計前十的規模占比將在30%左右,依然呈現出較低的市場集中度。
圖表3:醫療信息化市場企業集中度(單位:%)
資料來源:全國醫療信息化聯盟 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圖表4:醫療信息化行業主要企業中標金額(單位:元)
注:上表數據為866項公開的招標信息。
資料來源:全國醫療信息化聯盟 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前瞻分析認為,醫療信息化行業集中度較低的原因主要有兩個:其一,因為尚未形成統一的行業標準,初級信息化系統較為簡單,行業進入門檻較低;其二,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市場具有一定的區域性,地方割據的現象也較為嚴重。預計未來幾年市場集中度仍會維持當期水平。但是隨著市場的日趨成熟,能夠提供綜合解決方案的廠商在市場中的領先優勢漸漸明顯,并且保持較高的增長速度,我國醫療信息化市場集中度將會逐步提高。
我國醫療信息化行業競爭趨勢
目前國內醫療信息化解決方案提供商和醫療機構信息化建設企業數量較多,但絕大多數企業規模較小。市場競爭尚處于區域分散競爭階段,基本形成以各大城市為中心的區域性優勢,跨地域的醫療信息化企業位數不多,全國性的醫療信息化企業數量則更少。
目前我國醫療信息化行業的市場競爭呈現以下趨勢:
1、綜合解決方案供應商市場優勢凸顯,市場集中度逐步提高
隨著市場的日趨成熟,能夠提供綜合解決方案的廠商在市場中的領先優勢漸趨明顯,并且保持較高的增長速度,市場集中度逐步提高。而一些專業的醫學影像存儲與傳輸系統廠商、電子病歷廠商則通過尋求與醫院信息管理系統廠商的合作來擴大專業產品的市場。
2、競爭壓力將促使醫療行業信息化產品與服務提供商企業之間整合
國內早期現身的ISV企業,生存下來的大都通過引入戰略投資等方式,壯大規模,取得更多的生存與發展機會。這些成長起來的ISV下一步必將通過收購的方式,整合區域的小型ISV,獲得更多客戶資源,完善產品線,擴大戰場,以應對國內外廠商的競爭。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