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有軌電車市場需求大 建設模式不斷創新
簡介:隨著環境、交通壓力的增加,我國二三線城市政府開始考慮建設現代有軌電車緩解城市化帶來的交通壓力。目前我國已經有上百個城市開始或正在規劃現代有軌電車。從目前的建設經驗來看,有三種建設模式可供地方政府參考:1)沈陽渾南現代有軌電車BT模式;2)高明現代有軌電車BOT+TOD模式;3)淮安現代有軌電車BOT+股權轉讓模式。
現代有軌電車優點多 市場需求大
最近幾年,我國城市交通運輸市場需求急劇增長。除了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外,二三線城市交通運輸的壓力也開始加大。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5-2020年中國現代有軌電車行業發展前景預測與投資策略規劃報告》數據顯示,2014年全國營業性客運車輛完成公路客運量190.82億人、旅客周轉量12084.10億人公里。全年城市客運系統運送旅客1315.66億人,比上年增長2.5%。
一方面,我國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2014年城鎮常住人口74916萬人,比上年末增加1805萬人,占總人口比重為54.77%。另一方面,汽車保有量的增長,也帶了交通堵塞、環境污染等一系列問題。從2009年開始,我國汽車產銷量位居世界第一,經歷了6年的快速發展,民用汽車保有量也從2009年7619萬輛增長到2014年底的15447萬輛。私人汽車保有量也增長到12584萬輛。
如何既緩解城市交通壓力,又能夠降低環境污染,是我國地方政府亟需解決的問題。除了全國范圍內大力推廣新能源汽車外,在傳統電車基礎上改良的現代有軌電車受到了地方政府的熱捧。
與汽車相比,現代有軌電車具有運輸量大、低能耗、無排放的優點;與地鐵相比,造價低,建設周期短,占地靈活,鋪設簡單。更為重要的是,不受城市規模的限制,不僅一線城市可以建設,更適合二三線城市交通的發展。
圖表1:各類城市公共交通工具性能對比表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現代有軌電車建設模式
目前我國已經有上百個城市開始或正在規劃現代有軌電車。從目前的建設經驗來看,有三種建設模式可供地方政府參考:1)沈陽渾南現代有軌電車BT模式;2)高明現代有軌電車BOT+TOD模式;3)淮安現代有軌電車BOT+股權轉讓模式。
BT模式
沈陽渾南現代有軌電車項目是中國北車首個以工程總承辦(BT)形式承接的現代有軌電車項目。
所謂BT模式,即(Build-Transfer,即建設-移交)模式,指政府或其授權單位經法定程序選擇擬建的基礎設施或公用設施項目的主辦人,并由主辦人在工程建設期內組建BT項目公司進行投資、融資和建設,在工程竣工后按約定進行工程移交并從政府或其授權單位收回投資的一種項目管理模式。
由于多數城市對有軌電車尚很陌生,在項目的實施過程中,地方政府在技術設計、施工組織、短期融資等方面存在許多實際困難,采用BT模式能夠實現政企雙贏。若采用傳統的僅僅提供車輛的經營模式,中國北車僅能從此項目中獲得價值4.5億元的現代有軌電車銷售訂單。而采用BT模式,訂單則增加近10倍。
BOT+TOD模式
2014年11月,南車四方與佛山鐵投、高明高建正式簽約出資組建佛山南車,并建設佛山南車修造基地,佛山南車還計劃通過BOT+TOD的模式建設長約8公里高明現代有軌電車示范線項目。
“BOT+TOD”模式即建設-經營-移交的項目建設模式。2014年,佛山市政府與中國交通建設股份有限公司、佛山市軌道交通發展有限公司、南車青島四方機車車輛股份有限公司組成的聯合體簽署了《佛山市城市軌道交通2號線一期工程BOT特許經營權協議》。采用全新的“BOT+TOD”模式建設,即建設-經營-移交的項目建設模式(BOT)+公共交通為導向的站點周邊土地綜合開發模式(TOD)。
BOT+股權轉讓模式
淮安現代有軌電車項目采用與上海城建集團采用BOT+股權轉讓的模式。政府將國有獨資或國有控股的企業的部分產權/股權轉讓給民營機構,建立和形成多元投資和有效公司治理結構,同時政府授予新合資公司特許權,許可其在一定范圍和期限內經營特定業務。該模式融資成本低,還貸壓力小。
相關推薦 |
![]() 最新行業動態,解密市場盈利點,把握行業競爭主動權 詳細>> |
城市軌道交通行業現狀分析 發改委加強規 |
城市軌道交通行業市場中的安防商機 |
綠色城市軌道交通網絡化發展新趨勢分析 |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