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制進口高硫焦 有利于中石化石油焦的銷售
隨著亞通石化、華龍煉廠、東明石化、玉皇盛世化工、魯清石化、萬達集團天弘化學有限公司6家企業新建焦化裝置投產運行,2013年我國石油焦合計新增產能850萬噸/年,生產企業增至85家,總產能達到11845萬噸/年,同比增長7.3%。
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5-2020年中國成品油行業市場調研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顯示,近年來國家通過宏觀調控措施開始合并、淘汰落后產能,2006年以來我國石油焦產量仍逐年遞增,2010年石油焦總產量1618萬噸,隨著節能減排等一系列政策的實施,石油焦產量受到控制,2011年總產量1577.3萬噸,同比減少2.5%。2012年石油焦產量隨著產能擴張增至2432萬噸,2013年總產量達2477.3萬噸,同比增長1.9%。中石化所屬煉廠石油焦產量排名第一,占總產量的54.7%,裝置產能和產量全國排名前五的有三家企業均屬中石化集團,鎮海煉化120.7萬噸,其次是天津石化116.1萬噸,再次是青島煉化108.9萬噸。
2013年國內經濟形勢欠佳,煉油加工版塊均處于虧損狀態,地煉裝置開工率同比下降2.8%,但基于地煉的龐大基數,2013年我國地方煉廠及其他企業的石油焦產量同比仍增長7.4%,達665.9萬噸,產量排名前五的分別是京博石化55萬噸、東明石化53萬噸、華星石化39.6萬噸、華錦通達36.1萬噸和昌邑石化35.1萬噸。生產地域分布按產量從高到低的順序分別是:華東、華南、東北、華北、西北、華中。
圖表1:2013年國內石油焦企業產量分布情況(單位:%)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2013年我國石油焦表觀消費量3169.3萬噸,同比增長9.2%,2006~2013年期間年均增長率高達到18%,表觀消費量逐年遞增,主要受焦化裝置產能的擴建以及下游需的日益增加所帶動。隨著新建焦化裝置繼續增加,未來幾年,石油焦表觀消費量將繼續保持遞增趨勢。
圖表2:2006-2013年我國石油焦供需平衡分析(單位:萬噸)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2013年以來發改委多次表示將嚴控產能過快增長,國務院也明確了及時淘汰落后產能的多項目標,但并沒有遏制產能新增的速度。以占石油焦消費總量近六成的電解鋁和玻璃行業為例,2013年電解鋁總建成產能3235.9萬噸/年,較上年增加544.5萬噸,產能利用率達79.1%,但較2012年回落近7個百分點。玻璃行業的情況亦是如此,據統計,2013年國內生產線245條,2014年在建、新建生產線多達46條。2014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今年是淘汰落后產能的關鍵年,對產能嚴重過剩行業要強化環保、能耗、技術等標準,縮減各種優惠政策,消化一批存量,嚴控新上增量。但初步統計,2014年新疆、寧夏、內蒙古等地仍有大量電解鋁新建項目,年內新增產能將超過488.5萬噸,全國總產能或將達到3700萬噸/年。預計2014年新增平板玻璃產能約在1000萬噸以上,超過2013年的新增產能。石油焦主要消費領域產能過剩將繼續,甚至進一步擴大的局面將支撐下游對石油焦、炭素產品的穩定需求。
近兩年我國石油焦消費量的增長主要依賴燃料需求拉動,目前中國進口石油焦的89%都是高硫含量的石油焦,隨著環保政策的日趨嚴格,石油焦作為燃料使用也面臨前所未有的環保壓力。通過提高關稅來限制高硫石油焦的進口,對進口商、下游玻璃廠、電廠、水泥廠、造紙廠、鋼廠特別是玻璃廠將帶來巨大的沖擊。中石化的高硫焦占整個中石化資源的74%,限制進口高硫焦的措施將充分利好其主營煉廠石油焦的銷售,將有效推升高硫焦的價格。
相關推薦 |
![]() 最新行業動態,解密市場盈利點,把握行業競爭主動權 詳細>> |
成品油價格穩定利于可持續發展 |
成品油行業現狀分析 中國低油價終將回升 |
國內成品油行業現狀分析 價格或迎十三連 |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隨著成品油行業競爭的不斷加劇,大型成品油企業間并購整合與資本運作日趨頻繁,國內優秀的成品油企業愈來愈重視對行業市場的研究,特別是對企業發展環境和客戶需求趨勢變...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