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將提交41萬億溫室氣體減排承諾 低碳清潔煤電將受益
前日,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別代表解振華在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期間稱,中國將在本月末提交總耗資達41萬億元人民幣的溫室氣體減排承諾。對于此承諾的具體細節,解振華并未過多透露,但他透露這份規劃將“相當宏大”,僅從高達41萬億的投資規模我們可知中國政府執行減排溫室氣體行動的決心與付出。
我國的環境污染問題愈發嚴重,溫室氣體排放量與日俱增。據統計,1990-2016年期間中國溫室氣體累計排放量將達1510噸,而美國至2016年的溫室氣體排放量累計將達1470億噸,即中國溫室氣體排放量將在2016年超越美國成為全球第一。隨著溫室氣體排放總量的增加,中國在全球環境保護中的責任也加重,一系列減排措施的出臺將成必然。
溫室氣體產生主要原因是過多的燃燒煤炭、石油、天然氣等燃料,大量排放的二氧化碳進入大氣,其中煤炭燃燒為最主要的溫室氣體來源。就發電而言,煤發電的溫室氣體排放量為0.999CO2/MWh,其次是石油和天然氣,水電、核電、太陽能等清潔能源溫室氣體排放量為零。
圖表1:各種發電方式溫室氣體排放量(折算成CO2)(單位:tCO2/MWh)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雖煤炭、石油、天然氣是溫室氣體是主要來源,解振華也指出為完成減排目標,將重新配置煤炭依賴型的能源結構,發展新能源。但中國短期內能源結構仍是以煤炭為主,在過去30余年,煤炭在一次性能源生產和消費總量中的比重一直在70%左右。
圖表2:2013年我國能源消費結構(單位:%)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國務院發布的《能源發展戰略行動計劃(2014-2020)》指出,到2020年,中國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達到15%,天然氣比重達到10%以上,煤炭消費比重控制在62%以內。
圖表3:2020年《能源發展戰略行動計劃(2014-2020年)》能源一次性消費結構圖(單位:%)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因此,短期看來煤炭在能源消費中的地位無法撼動,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5-2020年中國煤炭行業發展前景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認為,發展清潔煤電將成為傳統煤炭企業面臨供過于求且環境污染大的行業現狀下的一大轉型機遇。發展低碳清潔煤電一方面可配合國家溫室氣體減排計劃,為建設環境友好型社會做貢獻;另一方,企業可利用國家政策優勢加大清潔煤電技術研發與生產,突破發展瓶頸。
相關推薦 |
![]() 最新行業動態,解密市場盈利點,把握行業競爭主動權 詳細>> |
煤制油緩解煤炭產能過剩 新能源市場分析 |
緩解煤炭產業矛盾 新能源發展趨勢分析 |
煤企下調煤價 煤炭市場弱勢調整 |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報告主要分析了煤炭行業的市場環境;煤炭行業的經營情況;煤炭行業的供需矛盾;煤炭行業的市場資訊;煤炭行業的需求現狀及前景預測;重點地區煤炭行業的發展現狀及動向;...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