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客運快速發展 大數據將助民航業開發未知金礦
近年來,一起接一起的空難事件使人們對于乘坐飛機出差或者旅行仍然心有余悸,但作為最為快速的交通工具以及近年來出國游的熱潮,航空業發展仍然穩步前進。
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5-2020年中國航空客運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顯示,2009-2014年,隨著中國經濟快速發展,中國民航客運量持續穩定增長。自2006年起,中國已成為世界第二大航空運輸市場。2013年,全行業完成運輸總周轉量671.72億噸公里,比上年增加61.40億噸公里,增長10.1%,其中旅客周轉量501.43億噸公里,比上年增加55.00億噸公里,增長12.3%;貨郵周轉量170.29億噸公里,比上年增加6.40億噸公里,增長3.9%。
2014年,民航系統運輸服務能力不斷提升,航班正點率不斷提高,全年完成運輸總周轉量742億噸公里、旅客運輸量3.9億人次和貨郵運輸量591萬噸,同比增長10.4%、10.1%和5.3%。
圖表1:2009-2014年中國民航旅客運輸量(單位:億人次,%)
資料來源:民航局 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2014年,全國民航運輸機場完成旅客吞吐量8.32億人次,比上年增長10.34%。
圖表2:2009-2014年全國民航運輸機場完成旅客吞吐量(單位:億人次,%)
資料來源:民航局 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航空公司可獲得的旅客數據的數量,尤其是非結構化數據的數量,在過去的五年中呈指數增長,這些龐大的數據包括旅客的閑逛和購買行為、值機和行李托運歷史數據、機上服務偏好、機場活動情況、旅客服務互動情況以及許多其他來源的數據。
所有航空公司都在高顧客接觸度的商業模式中運營,但是將大量的數據應用于實際運行還處于落后狀態。當航空公司從封閉的、面向事務的系統向綜合度更高、社會感知感更強的企業轉變時,他們將繼續面臨旅客數據的挑戰。技術的進步更好地管理了商品化的業務流程,競爭的焦點也已經轉移到留住頂級客戶和通過個性化的零售服務來提高錢包份額(SOW)。因此,航空公司如果不把數據放在第一位而試圖經營業務,可能很快就會發現自己被競爭對手甩在了身后。
研究表明,旅客愿意與航空公司分享他們的數據,即使他們不確定自己將如何將受益。如果航空公司能夠改善他們的旅行體驗,72%的旅客將愿意與航空公司分享他們的位置或個人數據(通過全球定位系統或近場通信)。而48%-64%的航空公司也計劃將與地面服務提供商、機場運營商和政府機構等合作伙伴共享數據。考慮到跨伙伴的旅客活動的商業價值,航空公司還可能會擴大數據共享的范圍,將與代碼共享伙伴、聯盟伙伴以及股權合作伙伴進行數據共享。
如此一來,在銀行、零售、餐飲等行業提供的定制化服務之后,航空業很有可能是如今所有垂直行業中最有機會提供個性化、零售服務的行業。雖然這聽起來野心勃勃,但時機已經成熟。民航業將利用大數據來掘金一座未知的金礦。
相關推薦 |
![]() 最新行業動態,解密市場盈利點,把握行業競爭主動權 詳細>> |
航空客運行業發展前景淺析 |
高鐵試點航空定價模式 航空客運企業將如 |
航空航天領域對復合材料需求展望 |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