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鐵試點航空定價模式 航空客運企業將如何應對
在《高鐵票價市場化,航空客運將首當其沖》一文中,前瞻產業研究院首席分析師嚴超波曾得出如下結論:高鐵試點航空定價模式,一旦放開,我國的航空客運將首當其沖,具體會反應在票價、航班次數、上座率等,航空票價方面會經歷與高鐵票價一年左右的調整期后,最后實現高鐵票價與航空票價共振。
面對高鐵的沖擊,我國航空客運企業應當如何面對,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3-2017年中國航空客運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認為,我國航空公司將可能出現以下三種應對措施。
1、重新調整市場定位,突出優勢特長
航空客運相對于高鐵客運而言,具有兩個相對優勢,就是超高速和靈活性,盡一步強化優勢,調整市場定位,將會是航空客運企業面對高鐵票價市場化的又一大選擇。一般民航客機的正常巡航地速為900千米/小時左右,是高鐵(350千米/小時)的2.5倍,因此,在長航線市場上,尤其是國際航空市場上,飛機有著不可替代的優勢。所以,有選擇地逐步退出與高鐵重疊的短程航線市場,加密、完善中長航線,加大航空運輸超高速優勢的砝碼,走一條差異化發展道路,是中國航空客運更為可能的應對措施之一。
2、進一步提升服務水平,提升民航形象
近年來,我國航空運輸行業在軟件硬件上都有了較大提升,但還存在不盡如人意的地方,與航空消費者的需求還有差距。面對高速鐵路價格市場化,航空公司可能會進一步提高服務水平,提升服務競爭力。具體措施有可以有四個方面:一是提高航班正常水平,改善繁忙機場保障能力,通過技術手段提高航班應對復雜天氣的能力。二是通過加密航班、優化流程、發展網上訂票、設置自助值機、設立城市候機樓等方式,提升航空運輸便捷、舒適的優越性。三是打造多元化的航空產品體系。四是完善機場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建立機場公共交通體系,縮短場站通達時間。
3、航空公司新一輪的兼并重組
面對中國高鐵的票價調整,航空客運公司將面臨直接的票價壓力,由于高鐵具備國家壟斷性、資源可控性、政策傾斜性以及低耗能、低運營成本等特性,高鐵票價調整,會使高鐵票價更加具備市場競爭力,航空客運的相對劣勢也會愈加明顯。在高鐵市場競爭力提升的情況下,航空公司可以進行在國家政策引導下進行兼并重組,以增強綜合競爭力,通過資源共享、擴大市場份額、降低成本、增加效益。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