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金融行業投資風險被低估 朱云來提醒當心顆粒無收
一、朱云來亞洲博鰲論壇發表關于互聯網金融行業風險觀點
2015年亞洲博鰲論壇年會于3月26日至29日在海南舉行。本次年會的主題為“亞洲新未來,邁向命運共同體”。年會上,高朋滿座,紛紛發表自己關于我國經濟、政策、社會自己看法,包括保育鈞、陳章良、龍永圖、鄭永年、董明珠,以及親年歌手演員汪峰、任泉等。國家主席習近平將于28日出席會議,并發表講話。前中金總裁朱云來發表關于互聯網金融的看法,引起媒體的普遍關注。其認為互聯網金融本質上是金融,互聯網只是技術手段。人們對P2P趨之若鶩,主要原因是其高回報率,而高回報率的背后是其高風險的溢價。朱云來提醒,互聯網金融風險是很高的,盲目投資當心顆粒無收。
二、互聯網金融行業風險分析
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5-2020年中國互聯網金融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顯示,互聯網金融各細分市場,如網絡銀行市場、互聯網保險市場、互聯網證券市場、互聯網基金市場、P2P網貸市場、眾籌融資市場,其發展前景較好。例如較為熱門的眾籌融資市場。2014年上半年中國眾籌領域共發生融資事件1423起,募集總金額18791.07萬元人民幣。其中,股權類眾籌事件430起,募集金額15563萬元人民幣;獎勵類眾籌事件993起,募集金額3228.07萬元人民幣。
圖表1:2014年眾籌領域數據統計(單位:起,萬元)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然而,互聯網金融行業發展主要面臨著以下幾個風險:(1)互聯網金融技術風險;(2)互聯網金融業務風險;(3)互聯網金融法律風險。
技術風險包括以下兩類:(1)安全風險。由于網絡金融建立在計算機網絡基礎之上,因此計算機網絡技術方面的缺陷必然形成其安全隱患,存在嚴重的安全漏洞。(2)技術選擇風險。網絡金融業務的開展必須選擇一種技術解決方案來支撐,因而存在技術選擇失誤的風險。對于傳統金融而言,技術選擇失誤,只是導致業務流程趨緩,業務處理成本上升,但對網絡金融機構而言,則可能失去全部的市場,甚至失去生存的基礎。
圖表2:互聯網金融業務風險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網絡金融的法律風險主要來自兩個方面:一是違反相關法律、規章和制度規定,以及在網上交易中沒有遵守有關權利義務的規定。二是網絡金融法律的缺乏。網絡金融還處于起步階段,相應的法規還相當缺乏,因此,利用網絡提供或接受金融服務,簽定經濟合同在有關權利與義務等方面面臨相當大的法律風險,容易陷入不應有的糾紛之中,不僅增加了網絡金融的交易費用,甚至還影響網絡金融的健康發展。
三、互聯網金融行業風險管理建議
(1)行業市場風險管理。對互聯網金融市場風險,有兩種基本的風險管理方法:第一種方法是降低儲蓄者和融資者之間的信息不對稱程度,幫助儲蓄者控制融資者的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使風險識別、計量和定價更有效率。因此應該在信息處理方面加大投入。第二種方法是儲蓄者選擇多個融資者以充分分散風險。互聯網金融模式下,個體風險分散,市場風險主要體現為系統風險。
(2)行業信用風險管理。信用風險是互聯網金融業務中面臨的最大風險。互聯網金融的服務方式具有虛擬化的特點,為了確保借貸雙方背景的真實性,金融機構或網絡借貸公司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展開貸前調查;為了確保貸款流向實體經濟,符合借貸條款要求,還需建立嚴密的風險監控體系,降低因信息不對稱造成的風險。同樣,信用風險降低也可以通過選擇多個融資者以分散風險。相對于傳統的銀行集中型貸款組合,互聯網金融貸款組合體現為分散型,不容易遭受信用風險的極端損失。
(3)行業風險轉移與風險分擔。1)風險轉移(發展衍生品市場)。對衍生品市場,一方面信息不對稱程度降低,使風險識別、計量和定價更有效率,另一方面風險被充分分散,總的效果是風險對沖需求減少,衍生品市場會往簡單化、標準化的方向發展,復雜產品減少,市場透明度和有效性會提高。2)風險分擔(利用保險市場)。對保險市場,重點在其負債方。保險的核心是經濟補償功能,即保險公司基于大數法則基礎上為投保人提供的意外損失的經濟補償,這種意外損失可以是財產的也可以是人身的。在經濟補償中,沒有發生意外損失的投保人通過自己交納的保費間接宇}償了發生意外損失的投保人。在充分競爭的理想情況下,全體投保人支付的保費應該正好能覆蓋他們作為一個整體的意外損失敞口,保險公司居中起到保費轉移支付的作用。但事前無法確定哪些投保人會發生意外損失、哪些不會,從而也就無法確定經濟剝償會按什么方向進行。
因此,保險的風險分擔,不同于衍生品的風險轉移,前者是一個團體間契約,后者是一個雙邊契約。在互聯網金融模式下,即使信息不對稱程度和交易成本很低,也無法改變保險作為團體間契約這一核心特點,保險的商業模式仍成立,但具體組織形式可能變化。比如,一群風險水平相當的人可以通過網絡簽署協議,約定只要有人發生意外損失,其他人均有義務給予補償。一旦這個群體達到足夠大規模,就能取代保險公司。
相關推薦 |
![]() 最新行業動態,解密市場盈利點,把握行業競爭主動權 詳細>> |
個人征信市場化發展 互聯網金融將發揮鰱 |
互聯網金融:下一個世界第一 |
傳統金融與互聯網金融業務合作空間廣 逐 |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