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熱潮涌動 生產牌照有望年內發放
3月16日,國家發改委在其官網發布公告,就《新建純電動乘用車生產企業投資項目和生產準入管理規定》(下稱《規定》)公開征求意見。這是繼去年11月意見稿發布后,第二次來自主管部門的政策信號。由于此次的意見稿中的去掉了“暫行”兩個字,因此被業內人士認定是相關標準制定進入最后時期,而最終得出的結果是電動車生產牌照即將發放。
新能源汽車市場發展自2012年開始萌芽后,經歷了13年和14年的快速發展,業界已經建立了相當大的市場基礎。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5-2020年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顯示,2014年全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累計生產78499輛,銷售74763輛,比2013年分別增長3.5倍和3.2倍。其中純電動汽車產銷分別完成48605輛和45048輛,比上年分別增長2.4倍和2.1倍;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9894輛和29715輛,比上年分別增長8.1倍和8.8倍。
就2015年前兩個月的數據而言,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12853輛和12440輛,同比增長2.8倍和2.9倍。其中純電動汽車產銷6519輛和5996輛,同比增長3.4倍和4.2倍;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產銷6334輛和6444輛,同比增長2.3倍和2.2倍。
圖表1:2011-2015年我國新能源車產量分析圖(單位:輛)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圖表2:2011-2015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分析圖(單位:輛)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雖然就發展速度而言,市場增長潛力巨大,畢竟市場還是處于發展初期,總體規模較小。而且由于新能源汽車較傳統汽車生產沒有那么多的工藝束縛,加上國家對生產門檻的準入條件的拓寬,從而贏得了互聯網IT企業以及零部件企業的激烈角逐。從目前來看,互聯網IT企業的勝算更高一些,原因是零部件企業本身就屬于汽車制造業,所發揮的創新作用有限,因此國家對此類行業進入的核準有待進一步確認,而擁抱互聯網IT企業是站在互聯網風口上的時代選擇。以樂視為例,目前樂視汽車美國的團隊超過260人,為了盡快拿到首批互聯網企業的電動車生產資質,樂視首款超級汽車新產品預計將于2016-2017年對外亮相。
從政策上看,國家在牌照發放對象的選擇上,是寄希望于發揮新進入企業的創新作用,此次的《規定》公開征求意見可以說是新能源汽車對外開放的一次預演,可預見的是牌照的發放已經進入倒計時階段。至于是一次性發放還是先開試點,筆者更傾向于后者,畢竟我國國家發改委對于轎車的把控一直較為苛刻,互聯網轉型是當前發展的契機,互聯網企業在技術、管理、營銷以及運營模式的整體創新等優勢也是幫助新能源汽車行業發展的源動力,此類試點的成功能為牌照的有序發放奠定基礎,從而真正起到試點作用。
相關推薦 |
![]() 最新行業動態,解密市場盈利點,把握行業競爭主動權 詳細>> |
北京新能源汽車補助標準出臺 力度有所減 |
新能源汽車領域將是薄膜電容器的主要應用 |
利好政策頻繁出臺 新能源汽車前景可觀 |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