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石二鳥的舉措 故宮博物院每日限流8萬人次
1月27日,故宮博物院召開分流限流咨詢會。故宮擬于2015年起采取每日限定接待游客8萬人次、淡季門票網絡預售半價優惠等措施。每到假期,各個旅游景點都是“淪陷”的狀態,旅游不是看大山和大海,而是看“人山人海”。名勝古跡、博物館作為人們旅游的主要內容,承受著不能承受之重。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滿足了物質需求的人們逐漸在精神方面有所追求。文化產業作為正在成長的產業形態,正呈現出巨大的發展潛力,是現代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在發達國家,文化產業已經成為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按照估算,2016年我國文化產業的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將達到5%,在全國范圍內實現文化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的目標。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5-2020年中國博物館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顯示,2013年在文物行政部門報送備案的博物館已達4165家,比上一年增加了299家,其中國有博物館3354家,非國有博物館811家,非國有博物館所占比例由2012年的16.7%上升到19.4%。2004-2013年,中國博物館參觀人次大體上呈現上升趨勢,截至2013年底,全國博物館全年接待觀眾63777萬人次,比上年增長13.1%。博物館出現“爆棚”、“井噴”的現象表明,隨著社會發展,豐富的精神文化生活越來越成為我國人們的熱切愿望。
圖表1:2004年以來中國博物館參觀人次(單位:萬人次)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故宮博物院是在明、清兩代皇宮及其收藏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中國綜合性博物館。其位于北京市中心,前通天安門,后倚景山,東近王府井街市,西臨中南海。1961年,經國務院批準,故宮被定為全國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7年,故宮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然而隨著故宮博物院游覽人數的增加,文物展品安全壓力也隨之顯著加大。參觀人數的劇增不僅使博物館不堪重負,還大大降低了參觀的質量和效果,甚至給博物館文物、設施帶來了極大的破壞。故宮博物院的一些路面、臺階因游客太多出現了磨損的現象。
除了出于文物保護,限流也有其他原因。上海踩踏事件發生后,國家旅游局發布了《景區最大承載量核定導則》,要求各景區核算出游客最大承載量,并制定相關游客流量控制預案。游覽博物館人數眾多,會有踩踏、擠壓等安全隱患。限流也是為了避免上海踩踏事件的再度發生。因此,限流是可以實現文物保護與安全保障的一石二鳥的舉措。
每次參觀博物館都有想補歷史知識的沖動,因為從這些人類智慧結晶的歷史文物中,可以了解歷史,感受歷史。保護歷史文化遺產、尊重歷史文明還需游客自覺遵守。讓我們把這些珍貴的文化遺產傳給下一代,我們的后代可以繼續通過故宮博物院的故宮古建、文物藏品以及展覽了解中華傳統文化,使得傳統文化得以弘揚發展,薪火相傳。
相關推薦 |
![]() 最新行業動態,解密市場盈利點,把握行業競爭主動權 詳細>> |
法國油畫展在華獲贊譽 博物館運行還需推 |
故宮開放甄嬛居住的永壽宮 3億財政撥 |
刷手機屏幕就能瀏覽博物館 陜西數字博物 |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