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開放甄嬛居住的永壽宮 3億財政撥款羨煞民辦博物館
民辦博物館占比11.9%
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3-2017年中國博物館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顯示:中國博物館以文物系統博物館為主,民辦博物館為輔,但民辦博物館的數量正在不斷上升,目前,其占比已經達到11.9%。近30年來,中國民辦博物館數量不斷在增加,分布于除廣西、西藏、新疆以外的28個省份。尤其是近幾年來,民辦博物館數量增速大幅提高,由2009年的328個增長到2012年5月的456座,增加128座。
圖表1:中國不同性質博物館情況(單位:%)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
民辦博物館地位比不上國有博物館
◆ 法律地位比不上
雖然民辦博物館相對于國有博物館而言,只是辦館藏品、經費來源和舉辦者不同,其辦館方向、服務目的等方面是一致的。但目前民辦博物館并沒有取得與國有博物館同樣的法律地位。民辦博物館事業屬于公益性事業,是非營利性社會服務機構,現在法律規定為“民辦非企業法人”。
◆ 政策支持比不上
在美國等發達國家,民營博物館占據著主要地位,不過在國內,民辦博物館占比僅11.9%,相對于國有博物館,明顯處于劣勢。政策支持、稅費減免等方面,民辦博物館這個干兒子遠遠不足以同國有博物館這個親兒子相比。目前我國的民辦博物館基本上很難享受到財政撥款,更因實行企業會計制度要繳納各種稅賦,導致運營困難。同時,由于文物資產作為抵押物無法評估,民辦博物館也很難從銀行獲得貸款。我國民辦博物館經費來源主要是私人出資,具體如下圖所示:
圖表2:我國民營博物館經費來源渠道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
民辦博物館未來發展前景
在歐、美、日等發達國家,基本上約5000人就擁有一個博物館,目前數字博物館數量已經達到400萬。西方國家民辦博物館占博物館總數的60%以上,而中國這個數字僅為11.9%。這些數據表明中國民辦博物館發展空間巨大。
同時《國家文物事業發展“十二五”規劃(建議稿)》顯示,“十二五”期間我國將推動博物館發展從數量增長向質量提升轉變,將在優化博物館體系、深化博物館免費開放、加強博物館藏品保護和科學研究以及創新博物館管理機制等方面加強我國博物館事業發展。初步預計在未來50年期間,我國民間博物館數量可能將占據我國博物館總數的50%。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