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首屆世界互聯網大會
2014年11月19日,首屆世界互聯網大會在浙江烏鎮召開,此為中國舉辦的規模最大、層次最高的峰會。諸多中國10余部委的領導與美、俄等10余國家政要共同探討互聯網安全與治理。被譽為美國“八大金剛”的思科、IBM、谷歌、高通、英特爾、蘋果、甲骨文、微軟紛紛派出負責人參會,同時臉譜、亞馬遜也都來參加。作為主辦方的中國,但凡與互聯網、通信、電子商務等領域相關的企業都有到會,以華為、阿里巴巴、百度、騰訊為首的巨頭,以小米、京東、新浪、愛奇藝等快速崛起的企業都位列其中。通過此次互聯網大會,可以有以下幾點特征。
第一,世界互聯網領域的合作將會更加密切和頻繁。比如2014年10月22日,微軟與IBM達成了一項在云計算領域合作的協議。2014年9月11日,由東軟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聯合曙光、浪潮、中標軟件、天津神舟、武漢達夢、中創軟件、金蝶中間件、無錫永中、阿里云、華為等發起,共同成立的國內首個安全可靠電子政務產業發展戰略聯盟正式成立。另有諸多企業將在中國成立云計算中心,與國內相關企業合作。
第二,由中國參與大會的企業組成中,可以看出,未來中國互聯網領域中依然呈現阿里巴巴、騰訊、百度三分天下的局面,另外作為其他通信廠商如華為、電信運營商中國電信、中國聯通、中國移動等將繼續在4G時代至5G時代相關領域開拓市場,而最引人注目的則是近年來突發興起的小米科技、聚美優品、唯品會、愛奇藝等此類依靠互聯網營銷或者互聯網視頻的企業。
第三,新興領域市場的競爭中,中國的互聯網領域市場將注重網絡安全與市場開放,而國內諸多企業正成為該市場的開創者和引領者,與全球互聯網行業共同發展。2014年以來,中國在涉及互聯網領域的經濟迅速增長,未來隨著互聯網的改革,互聯網商業仍將成為推動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
截至2014年6月,中國網民數量已達6.32億人,互聯網普及率為46.9%,較2013年提升了1.1個百分點,成為世界上網民數量第一的國家。隨著互聯網商業模式的不斷創新,大數據、云計算、移動互聯網、互聯網金融、物聯網、智慧城市等新興產業在中國正處于快速發展階段。在世界市場競爭中,中國和世界同步進行。
具體業務領域主要有:
(1)移動互聯網領域
2014年前三季度,2014年第三季度中國移動互聯網市場規模達到515.6億元,環比增長11.0%,同比增長93.4%。移動互聯網市場經過近幾年的快速發展和用戶沉淀,市場形成一定規模,開始朝向健康理性的方向發展,同時市場結構也開始趨于穩定。
其原因主要是運營商大力推廣4G智能手機,使得4G手機加速替代3G、2G和功能機,智能終端得到進一步普及;移動網民規模持續增長,網民對移動服務的需求增強;傳統產業加緊利用移動互聯網對自身業務進行提升,推動了移動互聯網整體市場的高速發展。
(2)電子商務領域
2014年上半年,全國電子商務交易額達5.85萬億元,同比增長34.5%。其中,B2B交易額達4.5萬億元,同比增長32.4%;網絡零售市場交易額達1.08萬億元,同比增長43.9%。從細分領域來看,B2B電子商務占比76.9%;網絡零售交易規模市場份額達18.5%;網絡團購占比0.5%;其他占4.1%。2014年上半年,阿里巴巴繼續排名首位,市場份額占全國比重40.5%;鋼鐵網、環球資源、慧聰網、中國制造網、環球市場、旺盛生意寶排名次之,分別占比8.0%、5.7%、4.0%、2.3%、1.6%、1%,其他服務商占比36.9%。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5-2020年中國移動互聯網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指出,2014年至6月底,中國移動電子商務市場交易規模達2542億元,與2013年上半年的532億元,同比增長378%。主要原因是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的普及,3G以及WIFI網絡環境的日漸優化,培養了人們移動購物的習慣,未來移動購物規模還會大幅增長。
(3)智能手機
2014年第三季,華為以1480萬支出貨量奪回冠軍寶座。小米與聯想出貨量分別達1350萬支與1010萬支,位居2、3名;TCL以1000萬支季出貨量搶占第4名;OPPO出貨量達980萬支,超越酷派擠進中國大陸業者前5強。2014年第三季度,中國大陸智能手機出貨量1.11億臺。總體來看,隨著中國手機制造廠商在全球范圍內的布局和國內手機用戶由2G轉4G的規模增長,未來智能手機領域市場規模仍將增加。而伴隨而來的移動互聯網的業務將會大大增加,移動金融、地理信息、網絡游戲、網絡視頻、移動物聯等等,將成為增值產業。
(3)電子政務、地理信息和物聯網等領域
2013年,我國電子政務市場規模為1634億元,同比增長16.91%;全國地理信息產業總產值達2600億元,增長率超過30%;我國物聯網市場規模實現4896億元。
相關推薦 |
從微信營銷看中國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前景 |
互聯網金融:下一個世界第一 |
上市公司扎堆布局互聯網彩票 行業投資 |
傳統融資方式借助互聯網“重出江湖” 典 |
互聯網經濟的繁榮發展為電子認證服務業帶 |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