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進口取消零關稅 行業產能過剩及虧損局面能否得到緩解?
一、進口關稅的取消對煤炭行業產能和虧損局面的影響
日前,財政部發布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關于調整煤炭進口關稅的通知,經國務院批準,從10月15日起,取消無煙煤、煉焦煤、煉焦煤以外的其他煙煤、其他煤、煤球等燃料等5個品種的零進口暫定稅率,分別恢復實施3%到6%不等的最惠國稅率。
除了取消煤炭零關稅,國慶節前,煤炭資源稅改革確定推出,將在做好清費工作的基礎上,從今年12月1日起,在全國將煤炭資源稅由從量計征改為從價計征,稅率由省級政府在規定幅度內確定。
但這些利好政策的推出對煤炭行業產能過剩、虧損的局面是否真的有幫助呢?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2015-2020年中國煤炭行業發展前景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內容顯示,2014年7月底,煤炭企業的虧損面已經超過了70%,有50%以上的企業出現了減發、欠發、緩發職工工資的現象,貨款拖欠大幅度增加。
2014年1-7月,煤炭進口已經較上年同期大幅下降19.57%,但國內煤炭行業的產能仍過剩,前7個月原煤產量高達21.63億噸,但銷量只有19.5億噸。雖然取消煤炭進口零關稅政策的目的在于限制煤炭進口,緩解國內供應壓力,利好國內煤炭市場,但事實上效果不會很明顯。
圖表1:2010-2014年中國煤炭進出口同比增速走勢圖(單位:%)
數據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圖表2:2008-2014年全國原煤產銷量變化情況(單位:億噸)
注:2013年銷量為前11個月的數據。
數據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二、煤炭行業困境的深層原因
隨著用煤旺季、煤炭限產的雙重因素疊加,煤炭行業將從此前的嚴重供過于求恢復到供求均衡、略微偏緊狀態。接下來煤價很大可能將進入上漲周期,一方面是季節性因素帶動,另一方面是政策推動的供給收縮。
但是,國內煤炭市場目前面臨的困難,其主要原因并不在于進口煤炭對市場份額的分食,而是在于國內經濟格局的變化,主要在于下游需求不足和新能源的發展。
1、下游需求嚴重不足導致煤炭需求減少
國內下游需求嚴重不足,隨著經濟轉型的深入,國內的工業用電量一直處于下降通道,這直接地顯示了煤炭需求的減少。2014年1-8月,全國工業用電量2.61萬億千瓦時,同比增長3.8%,增速同比回落2.4個百分點,占全社會用電量的比重為71.8%,對全社會用電量增長的貢獻率為67.7%。其中,輕、重工業用電量分別為4351和21793億千瓦時,同比分別增長3.7%和3.8%,增速同比分別回落2.2個和2.5個百分點。
圖表3:2013-2014年輕、重工業月度用電量增長情況(單位:%)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2、煤炭資源的污染屬性與環境保護的矛盾越來越突出
煤炭作為一種污染嚴重的資源,與生態保護的矛盾已經越來越顯性化,隨著水電、風電、核電、太陽能發電技術的普及,傳統的煤炭市場需求也不可避免地會減少。
以上兩方面的原因都是中國經濟結構出現的積極變化,而煤炭行業由于依然停留在依賴原有經濟模式的老路上,其困難自然難以解決。很顯然,通過恢復進口關稅來遏制進口煤需求,對于解決煤炭行業面臨的這種深層次問題,連治標都談不上,更談不上治本。
三、煤炭行業的發展趨勢
煤炭行業產能不斷增加,煤炭價格不斷回落,煤炭行業傳統的盈利模式已經走到盡頭,煤炭行業需要實現向煤化工或其他新型業務轉型。在用戶需求和貿易模式的"雙重升級"推動下,煤炭行業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孕育的創新盈利模式和平臺正在搭建。新型煤化工將是中央政府"十二五"乃至"十三五"能源戰略規劃的重要一環,預計其將帶動年均3億噸以上的煤炭需求。
相關推薦 |
保價難救煤炭市場 調控思路必須轉變 |
煤炭市場持續低迷 煤礦機械行業景氣度低 |
煤炭、電力“一家親” 看煤電一體化的和諧發 |
煤炭企業經營慘淡 行業供需矛盾突出 |
美國煤炭巨頭Consol轉型天然氣 國內煤 |
霧霾再次來襲 煤炭清潔利用是關鍵! |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