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業再出新政 泛戶外旅游成新的增長點
2013年,在國民經濟結構中,第三產業增加值比重為46.1%,第三產業增加值占比首次超過第二產業。根據我國的實際情況,第三產業可分為兩大部分:一是流通部門,二是服務部門。作為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旅游業對國民經濟的帶動作用顯而易見。
隨著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對旅游消費的需求也有逐漸增強。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4-2020年中國旅游產業發展趨勢與投資決策分析報告》研究顯示:2005-2013年,我國國內旅游人數逐年增長,年復合增長率達到13.17%。2013年,國內旅游人數為32.6億人次,同比增長10.25%。在旅游消費方面,2005-2013年,我國國內旅游花費逐年增長,年復合增長率約為22.20%。2013年,我國國內旅游花費為26276億元,同比增長15.72%。
圖表:2005-2013年中國國內旅花費走勢圖(單位:億元,%)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與此同時,居民旅游消費的觀念也發生了轉變。從傳統旅游進入休閑度假階段,健身戶外旅游(社區鍛煉、群體健身、公園運動等)、休閑戶外旅游(自駕游、野炊、郊游等)、戶外運動旅游(蹦極、攀巖、速降、翼裝飛行等)受到消費者的熱捧,這也是我們通常所說的泛戶外旅游。
2014年8月初,鳳凰旅游主辦鳳凰文旅沙龍“泛戶外旅游產業的投資價值與機遇”,邀請相關行業的嘉賓針對中國泛戶外產業發展現狀和投資機遇進行深入探討,泛戶外旅游再次引起消費者的關注。
時隔不久,國務院印發《關于促進旅游業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提出了游業改革發展20條意見。其中,在拓展旅游發展空間理提出了積極發展休閑度假旅游的意見。
1、積極推動體育旅游,加強競賽表演、健身休閑與旅游活動的融合發展,支持和引導有條件的體育運動場所面向游客開展體育旅游服務。
2、推進整形整容、內外科等優勢醫療資源面向國內外提供醫療旅游服務。發揮中醫藥優勢,形成一批中醫藥健康旅游服務產品。規范服務流程和服務標準,發展特色醫療、療養康復、美容保健等醫療旅游。
3、有條件的城市要加快建設慢行綠道。
4、建立旅居全掛車營地和露營地建設標準,完善旅居全掛車上路通行的政策措施,推出具有市場吸引力的鐵路旅游產品。
5、積極發展森林旅游、海洋旅游。繼續支持郵輪游艇、索道纜車、游樂設施等旅游裝備制造國產化,積極發展郵輪游艇旅游、低空飛行旅游。
而上述提出的五點意見,正是泛戶外旅游所包含的內容。前瞻網旅游產業報告分析認為,泛戶外旅游作為一個大的旅游概念,不僅能夠推動旅游業的發展,還能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推動區域經濟的轉型與升級。以航空飛行為例,不僅能夠帶動低空飛行服務業的發展,還能帶動通用航空器及零部件制造業、通用航空機場建設,以及與通用航空相關的攝影、救援等通航服務業的發展。其產業帶動效應,遠非其他行業所能比擬。
但是,從我國目前泛戶外旅游的發展來看,起步相對較晚,泛戶外旅游資源開發與設計還不能滿足市場的需求。另外,泛戶外旅游涉及的范圍較廣,相關行業與旅游業之間缺少有效的法律法規銜接。雖然我國泛戶外旅游業有著較大的發展前景,但短期內還需要突破一系列的發展障礙。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