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節能大勢下節能幕墻市場潛力巨大
2013年,我國建筑的能耗(包括建造能耗、生活能耗、采暖空調等)約占全社會總能耗的39%,其中最主要的是采暖和空調,占到20%。而這39%還僅僅是建筑物在建造和使用過程中消耗的能源比例,如果再加上建材生產過程中耗掉的能源,和建筑相關的能耗將占到社會總能耗的47%左右。對比美國、日本、德國以及英國住宅建筑和商業及公共服務能源消耗的占比,我國建筑能耗在總能耗中的占比依然偏高,且呈上升趨勢。
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4-2018年中國建筑節能行業發展前景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顯示,截至2013年底,我國城鎮建筑中節能建筑的比重還不到25%,意味著還有75%需要改造,更何況還有新興的城市化進程,大力發展建筑節能迫在眉睫。現在我國每年新建房屋20億平方米中,99%以上是高能耗建筑;而既有的約430億平方米建筑中,只有4%采取了能源效率措施,單位建筑面積采暖能耗為發達國家新建建筑的3倍以上。根據測算,如果不采取有力措施,到2020年中國建筑能耗將是現在的3倍以上。根據調研數據顯示,按目前的趨勢發展,到2020年我國建筑能耗(包括建造能耗、生活能耗、采暖空調等)將達到18億噸標準煤。
由于我國建筑節能的迫切需要,以及國家政策對建筑節能事業的大力推進,節能幕墻和光伏幕墻開始盛行。幕墻和門窗作為建筑圍護結構的組成部分,是建筑物熱交換、熱傳導最活躍、最敏感的部位,是墻體熱損失的5-6倍,特別是大型公共建筑因門窗幕墻傳熱所消耗的熱量約占全部熱量損失的40%。節能降耗政策為幕墻行業的發展提供了契機,有利于推動幕墻行業持續和健康發展。
對于房屋建筑而言,從能量流失的角度來看,圍護結構的熱量流失占比達到57-77%左右,在圍護結構中,窗體和外墻流失能量所占的比重都比較大,大約為30%左右,因此窗體節能和外墻保溫是建筑節能的重點。而幕墻則可以兼具窗體和墻體的功能,因此幕墻節能在建筑節能之建材節能方面有著重要意義。
節能幕墻,以前曾有“綠色幕墻”、“可持續幕墻”、“生態幕墻”的稱呼,是指其主要性能指標(保溫隔熱性能和氣密性兩項物理性能),達到或高于現行的建筑節能設計標準要求的建筑幕墻。以寒冷地區單一朝向透明幕墻傳熱系數和遮陽系數限值為例,節能幕墻產品的性能國家標準如下:
節能幕墻性能國家標準(單位:KW/m2•K)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2011-2015年我國建筑節能面積及預測(單位:百萬平方米,kg/m3,mm,萬噸,%)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根據《“十二五”建筑節能專項規劃》顯示,“十二五”末期全國城鎮累計新建建筑面積將達到40-50億平方米,農村新增面積也將達到40億平方米。按照城鎮新增建筑節能面積節能執行95%、農村新增建筑節能50%的比例,再考慮已有房屋建筑節能改造,“十二五”期間我國每年平均有18億平米的建筑需要節能改造。以外墻面積占建筑面積約62%計算,“十二五”期間年均需改造外墻面積約11.5億平米。由此可見,大量的建筑節能外墻改造為節能幕墻帶來廣闊的需求前景。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